在保护与开发中,文化旅游让这座古城韵味焕发,“文化旅游+城镇”统筹了城乡发展格局,发展迅速,脉络清晰。民居客栈、城市景观、美丽乡村、民族村寨,让镇远变得更加和谐与自然。
古城风貌(李安生 摄)
近年来,镇远县紧紧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实现城市扩容提质。县住建局、新农办等部门凝心聚力,把推进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实施率先突破战略的重中之重,围绕“文化旅游+城镇”融合发展构想,加大投入,科学谋划,因地制宜打造镇远县城市建设的新形象。
“城乡一体化建设要与文化旅游同步、协调发展。”11月17日,在与镇远县住建局副局长王晓林交流时,王晓林介绍说,镇远县围绕文化旅游,在狠抓“两违”建设工作的同时,按照国家AAAAA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标准,先后恢复了六大牌坊、八大会馆等代表性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并完成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镇远古城城市景观灯建设、大小菜园人行风雨桥、垃圾填埋场、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滨河栈道、步行街道路改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让古城具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定居。
古城一角(李安生 摄)
“镇远真的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当初到这里,就是被这美丽而又宁静的古城所深深吸引……”只因与镇远有过一面之缘,四川人周雪峰便决定留在了镇远,并经营了自己的客栈“镇远往事客栈”。
古城保护一直是镇远发展坚持的原则,但如何在保护中开发才是关键,在这方面,镇远做足了文章,找到了成功的路子,高瞻远瞩,按照现代城市功能服务,着力打造“一城两区”,缓解古城各方压力。在保护镇远古城的同时,建设黔东经济开发区和芽溪新区。
随着黔东经济开发区的迅速健康发展,以及贵州花酒、盼福果蔬、绩曲酒等各个企业项目的入驻,大量工人的进入,目前黔东经济开发区的路网、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一横一环四纵”、“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正依托青溪、羊坪两镇加快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以及居住、商业、学校、医院等生活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着20万人口次中心工业城市发展。
镇远美丽乡村——孟了(徐世钊 摄)
而以旅游服务、物流、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教育为主的现代山水田园城市和高端旅游精品新区为目标的芽溪新区也见雏形。目前,芽溪生态移民安置房、西峡自驾游接待中心等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一城两区”的城镇布局建设保护了镇远古城,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依托生态和文化建立的新农村,则成为“文化旅游+农业+城乡统筹发展”新的平台,让乡村美起来,农民生活步入城市化。
11月17日,笔者走进青溪镇铺田村看到,青山环抱间,碧绿的㵲阳河从村旁流过,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治,屋舍靓丽,还有休闲广场、休闲亭、花圃、篮球运动场等基础设施一应具全,还安装了群众健身器材。河对岸还有一个玫瑰花种植基地,当地部分群众实现了就地就业,同时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光摄影。
60岁的村民全国民认为,以前经常外出到城市打工,现在家门口都能实现就业了,加上土地流转,收入还不错,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一点不比城里差。
这只是镇远县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更具特色和魅力的美丽乡村、民族村寨,如报京大寨、孟了、柏杨坪、黄桑田、羊满哨等美丽乡村,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关注和前往观光体验旅游。
“在文化旅游的带动下,我县特色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下步将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镇远县规划局副局长王雄伟介绍说,青溪、羊坪特色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县正积极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建设,参考特色小城镇青溪、羊坪建设标准,在羊场、江古、金堡、大地、都坪等地大力实施特色小城镇建设,力争尽快打造一批宜工宜农宜游宜居的特色城镇。
据了解,镇远县以“自然环境生态美、村容寨貌特色美、产业发展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为目标,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村民住宅”五大方面,积极探索并推进“农村+农文旅+大健康+大扶贫”等相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先后在全县推进打造了62个美丽乡村,其中示范村有11个,推进村有51个。
新起点新征程,“十三五”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在今后的五年里,镇远县将切实加快城乡发展步伐,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构建以县城为中心,芽溪新区、黔东经济开发区为重点,舞阳、青溪、羊坪、羊场四个建制镇为支撑平台的城镇发展体系,增强城镇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力争到2020年,把镇远县古城区、黔东经济开发区建设为中心城市的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和目的地。 (李安生 龙润裕)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