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镇远县“金叶+绿叶”烟地轮作“闲地”变“宝地”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01-08 16:29:0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镇远县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聚焦产业“八要素”,充分利用冬闲烟地资源禀赋,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大力发展“烤烟+蔬菜”轮作种植, “金叶+绿叶”轮作助农实现“二次丰收”。2018年以来全县将3万亩闲置烟地轮作蔬菜等农作物种植,2019年以来带动158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达7.18万元,带动50户162人脱贫。


镇远县涌溪乡洞头村烟地轮作蔬菜基地

  一、做好产业选择方向,明确“种什么”

  一是巩固烤烟优势产业。坚持调减籽粒玉米等低效农作物,腾出土地资源扩大烤烟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组织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村干及种植大户进村入户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将更多烤烟种植主体吸纳进来。目前,全县共有育苗点14个,育苗棚445个,2019年烤烟种植面积5.29万亩,烟叶收购量达10万担,烤烟收入达15147万元,共有221户贫困户种植烤烟获得收益。

  二是“烟叶+蔬菜”烟地轮作。充分利用每年秋冬两季长达6个月闲置烟地和完成售烟赋闲烟农等资源禀赋,采取“烟叶+蔬菜”轮作模式,实现秋冬闲置烟地综合利用,将烟地变闲为宝,改变烟农“坐吃烟空”陋习,增加农户收入。目前,全县在冬闲烟地种植白菜苔、红菜苔等蔬菜5000亩,土豆等作物种植1.5万亩,菜苔基地可亩产5000斤,至2020年3月,预计产量可达2500万斤。

  三是育苗棚变“聚宝棚”。为有效用好闲置的烟棚,该县引进贵州光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利用烤烟育苗大棚闲置期培育猴头菇,2019年共有6个联体大棚(占地面积10亩)培育猴头菇40万棒,年产值300万元。公司与江中制药厂签订了产销合同,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投入扶贫资金120万元,其中7%收益分红给贫困户,联结贫困户60户256人,每户分红1400元,8%分红作为村集体管理经费,同时带动务工人数1200人次。

  二、夯实培训农民基础,指导“怎么种”

  一是用好培训阵地。用好用活“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村“道德讲堂”阵地资源,大力开展农村产业革命专题培训。采取召开院坝会、田坎会形式,对全县烟叶乡镇、行政村和村民组农民宣传350余次,针对秋冬种及“烟—菜”轮作等农作物种植产业,坚持讲清政策、讲清市场、讲清产销,从思想上、观念上扭转农民传统的种养意识和生产习惯,帮助其“从土里刨食的庄稼汉”变为“在地里淘金的新农民”。

  二是“请进来”言传身教。针对农民种不好、不会管、不会卖等问题,通过“土专家”“田秀才”开展菜单式技能培训;同时选派种植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回乡言传身教,达到“怎么种有人教、怎么管有人传、怎么卖有人带”的良好效果。目前,共组织农民开展蔬菜种植培训20余次,参训农民1000余人次;

  三是“走出去”考察学习。选派种植代表李明义、贾英华等外出杭州,深圳、遵义等参观学习3次,参观学习人数60余人次。通过考察学习,了解市场需求,熟悉经营模式,开拓了视野,坚定了信心。


黔东南州委副书记汤越强同志到镇远县涌溪乡洞头村烟地轮作蔬菜基地调研

  三、扭住技术关键,服务“种得好”

  一是建机制。按照“技术服务到村到户到基地”思路,针对烤烟种植基地的特点,建立“行政村有班子成员蹲点、合作社有农业专家服务、基地有农技人员教学”点对点的产业推进机制。明确一名乡镇副乡镇长长期蹲点挂片;农业部门选派专家不定期到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结合“万名专家下基层”活动,将省州县镇112名三农专家以乡镇为战区单位,按照服务包片原则,对贫困劳动力农业实用技能和产业发展进行培训和指导。

  二是优服务。组织省州各级农业专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讲解、实操示范,通过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心贴心服务,为菜农在育苗、移栽、施肥、除草、防灾等各项管理环节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帮助,解决菜农的后顾之忧。今年以来,共邀请46名土专家和田秀才进行现场教学指导154次,帮助群众解决烟地轮作中的技术困难和问题150余次。

  三是搭平台。通过汇聚技术人才和资源,盘活涉农力量形成“智囊团”,“智囊团”及时将最新涉农政策、项目和资源信息收集反馈给合作社和农户,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实现政策、市场、技术、管理等信息共享,及时根据市场情况提供转变产业发展方向信息服务。

  四、强化资金筹措,解决“怎么干”

  一是用好合作社资金。加强合作社资金梳理和整合,先后投入90万元用于基地发展。同时加强资金监管,杜绝“撒胡椒面”做法,将部分资金用于风险补偿、保险支付等环节,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二是整合社会资金。通过积极争取、多方筹集、有效整合,切实解决蔬菜种植产业融资难等问题。2019年利群集团奖励镇远县40万元,主要用于烟杆拔除、地膜清除、翻犁、采购种苗、肥料等。烟草部门推进大中型旋耕机资源共享,共投入15台大中型旋耕机开展土地翻犁工作,共投入资金50万余元。截至目前,共整合社会资金300万元投入球队闲置烟地蔬菜等农作物种植产业发展。

  三是用好奖补机制。指导烟农在11月底完成烟杆拔除、地膜清除工作,落实每亩40元补贴;组织大型旋耕机开展专业化机耕服务的合作社,烟草公司给予每亩20元补贴,2019年以来,共奖补资金159.92万元。


镇远县涌溪乡洞头村烟地轮作蔬菜基地

  五、搭建组织方式桥梁,引领“怎么走”

  一是党支部引领合作。以党支部为引领、合作社为纽带、农户为基础,将各方力量充分聚集到蔬菜基地发展上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政府凝心聚力的作用,动员群众参加蔬菜种植,农业部门进行技术指导,烟草部门和村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土地免费翻犁服务,帮助合作社实现订单销售。

  二是合作社构建纽带。强化合作社联系企业和菜农的纽带作用,与企业合作,实现订单式生产,同时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免除农户种植担忧。在土地流转方面,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户可与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自行种植蔬菜,也可在秋冬两季将闲置的烤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来年以无偿翻犁烤烟基地为补偿;土地流转期间,农户可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截至目前,全县2000余农户散种植蔬菜1.5万亩,共集中流转闲置烤烟土地种植蔬菜5000余亩。

  三是种植户积极参与。在党支部和合作社的积极动员下,在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全县1200多户烟农有823户种植蔬菜。群众见到身边的致富带头人都通过“烟—菜”轮作淘到了金,许多群众主动联系合作社,要求参与2020年种植,烟地轮作由过去的政府“推着种”,变成群众“自发种”。

  六、抓住产销对接重点,破解“怎么卖”

  一是订单牵线,保证“卖得了”。围绕蔬菜储存、运输和保鲜等难题,通过创新产销对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信息灵通、信誉度高等优势,帮助合作社拓展销售渠道,加快蔬菜销售速度。加强“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力度,持续推动白菜苔、红菜苔等蔬菜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进超市、进酒店。帮助牵线镇远县蔡酱坊公司、贵州光育农业发展公司等5家销售企业,共销售蔬菜500余次,销量300万公斤,均未出现难销、滞销等问题。

  二是保证质量,实现“卖得好”。坚持“质量就是生命、品质就是效益”原则,突出抓好蔬菜种植绿色化、优质化,在种植过程中,紧盯绿色、有机、无公害指标,坚决做到“不打除草剂、只施有机肥”,确保推向市场的蔬菜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目前,蔬菜产业远销贵阳、广西、广东等地,受到了广大销售商和消费者的一致青睐,甚至有的销售商提前与该县相关合作社签订2020年供货合同。

  七、拉紧利益联结纽带,落实“惠及谁”

  一是确保联结得上。积极为合作社牵线搭桥,由合作社和企业自主协商定价签订协议。目前已有镇远县蔡酱坊公司、贵州农林渔公司等5家公司和镇远县相关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协议。按照协议,自行种植蔬菜的农户,合作社按白菜苔每斤0.8—1元、红菜苔每斤1.2—1.4元的稳定价格进行收购,其余品种农产品也严格按市场价进行交易,做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加强蔬菜种植产业利益联结监管,合作社以100元/天的标准按时结清工钱,2019年“秋冬种”开展以来已有支付务工工资800万元。

  二是争取联结得好。继续加强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作用,帮助农户获得稳定的订单种植、务工收入、政策红利、入股分红等多种收益,将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确保参与蔬菜种植的农户人人有收入、户户得实惠。目前,镇远县烤烟主产区秋冬闲置烟地共栽种菜苔、土豆等农作物1.5万亩,菜苔基地共5000亩,按亩产5000斤,均价1元/斤核算,到2020年3月底,预计收入达2500万元。该基地长期聘请务工烟农150人,其中贫困户34人,人均月收入2200元。

  三是构建多赢联结。由基层政府为合作社及农户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农业部门为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烟草部门充分利用烤烟种植政策为合作社提供机械进行土地翻犁,极大的降低了合作社生产成本,实现蔬菜种植户风险最小化。对于有意愿种植蔬菜的农户,只要按合作社要求进行种植的,合作社将帮助农户进行销售,农户还可到合作社务工,进一步的扩展了群众增收渠道,通过这种产业模式带动有意向的烟农自觉的充分利用秋冬闲置土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了经济多赢的利益联结链。

  八、筑牢基层党建堡垒,牢记“服务谁”

  一是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和党员“领路人”作用。秋冬闲置烟地蔬菜种植产业启动以来,烤烟主产区的涌溪乡洞头村、舞阳镇魏家屯村等村的党组织书记带头,带动本村党员积极参与到秋冬闲置烟地种植蔬菜项目当中。其中涌溪乡洞头村支书带动1100亩,舞阳镇魏家屯村支书带动700亩,相关行政村支书在全县一共带动2000余亩,示范带动效益显著。

  二是党员干部帮着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各村党支部和扶贫战区联合党委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着群众干,在产业发展中发动群众引导全民参与、全民培训、全民行动。针对基础条件差和群众发展意识薄弱的问题,党员深入群众家中,细致入微、不耐其烦的给村民做工作,号召按照党支部委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方式,率先垂范,通过“亮身份,晒承诺”等行动有效践行“我是党员我带头”的精神,争当农村产业革命的排头兵。

  三是“村社合一”领着干。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在全县大力推行“党社联建”“村社合一”。目前全县110个村实现了组织领导“合一”、经营管理“合一”、利益分配“合一”,通过发展烤烟、蔬菜、中药材种植和猪、牛、羊、兔养殖等产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脱贫致富。2020年,该县计划将“烟—菜”轮作模式推广至全县全部烟地,力争形成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实现增收脱贫致富。(陈根 聂榕 严萍)

责任编辑:叶敏【收藏】
上一篇:镇远羊坪镇纪委组织学习三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通报
下一篇:镇远古城旅游景区正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