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江镇组织党员、职工、志愿者、帮扶干部64人分组赶往宰俄、宰养两村香椿生产基地,与当地群众一道割草刨土,种植香椿。为做好本次春耕生产疫情防护,镇后勤保障组提前做好劳动工具消杀,发放防护口罩,分装食物,要求劳动当天工作人员在生产基地一律分散就餐。指挥组坚持“点面合一,分散作业”,将工作人员分为4个大组,各自负责不同地点,各大组再细分小组,负责不同坡头,小组中两人一对,一个刨土,一个放苗,细耕责任田。
“受疫情影响,这批香椿苗刚刚才到,农村生产讲究农时,所以时间非常紧张,加上部分劳动力已外出务工,我们正如何抢抓时间完成种植发愁呢!没想到镇上的干部来了,这对我们的春耕生产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宰养村支书张求宝感激地说。
“这么冷的天气,还下这雨,镇上的领导、干部还来和我们一起刨土、种苗,让我们太感到了,对香椿收成更有信心,对脱贫攻坚充满了底气,干活也更有动力了!”一起种植的群众纷纷说道,“咱们作为庄稼人可不能输给镇长上的干部呀,不然可太丢人了。”于是大家你追我赶,用镰刀割、用锄头挖,鞋上、裤腿上满是泥土的“芬芳”也全然不顾,在细雨连绵,雾气笼罩的山头,勾勒出一幅齐心协力抗“疫”中战“贫”春耕图。
据悉,香椿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美誉,椿芽、椿皮、椿籽等均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多酚、黄酮素等营养和药用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糖、降脂、抗癌等功效,兼具有较高的材用、菜用和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下江镇宰俄、宰养两村共种植香椿800亩,利益联结贫困户107户。(龙珍霓)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