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坚持将便民利民工程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高标准、高要求”来打造,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效能,延伸服务内容,全县13个便民利民中心现已成为管理严格、运作规范、行政高效、服务优质的便民利民窗口,真正成为联系人民群众和广大投资者的桥梁和纽带。
整合服务资源,搭“戏台”。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资源整合。先后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建设县政务服务中心,中心办事大厅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各乡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做到集中办公或相对集中办公,办公人员采取“定员、定岗、定责”的方式择优确定,通过常驻办公、轮流或者约定时间派员等方式进驻上岗。
完善服务功能,理“剧目”。对全县所有部门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梳理出各类审批事项574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共413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共116项、公共服务事项45项。全部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集中受理,确定了27个部门进驻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前台受理窗口60个,后台管理窗口33个,各部门派驻工作人员达88人。
提高服务水平,勤“演出”。该县将县政务服务中心明确为副乡级事业单位,明确办公人员承担管理工作。结合工作实际,镇远县政务服务中心出台了《镇远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办法》、《镇远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考勤管理办法》、《镇远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17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服务中心日常管理机制、工作运转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规范了窗口人员服务行为,做到墙上看得见、工作心里明、措施落实处。
提升服务效能,重“影评”。纪检监察机关向县政务服务中心派驻了2名干部进行一线监督,设立了县纪检监察举报中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侵权投诉中心和经济发展软环境投诉中心,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把为民服务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延伸服务内容,搞“送影”。转变服务方式,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上门”。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在抓好党务政务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切实转变服务方式,推行“预约上门服务”,每月安排1-2个服务日到村开展服务,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上门”,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自开展“预约上门服务”活动以来,全县各乡镇相关办(站、所)干部共深入村寨为群众办理各项事务2000余件次,办结率达96.5%。(彭礼周 徐世钊)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