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大型节日托起“百节之乡”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3-10-29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上世纪末,黔东南州开始实施“旅游大州”战略。全州上下按照“旅游活州”的工作思路,将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划分为民族风情、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三大板块,找准做大每一份“蛋糕”的切入点。把独特的民间节日作为民族风情资源来开发,不仅很好地保护了民族文化,更锻造出了一块块民族特色旅游的“吸金石”。

  1999年,黔东南州首次由官方举办的“凯里国际芦笙节”在众人惊艳的目光中隆重开幕。待大家还来不及找到适合的词形容这次盛会时,紧接着“黔东南州民族服饰文化节”又以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吸引了观众眼球。来自荷兰的一行游客坐不住了,他们主动提出要求组委会组织其他游客代表召开一次座谈会。在当时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组委会工作人员听到最多的评价是:“节日办得太棒了!希望继续办下去,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黔东南。”

  两个大型节日一炮打响了黔东南“百节之乡”的美誉,州政府又陆续主办了“从江侗族大歌节”、“榕江侗族莎玛节”、“台江苗族姊妹节”、“雷山苗年”、“施秉杉木河漂流节”、“黎平鼓楼文化艺术节”、“镇远古城文化艺术节”等节日活动。

  通过举办这些大型节日活动,激活了我州的旅游产业,展示了“百节之乡”的文化魅力。节日文化旅游致富一方群众 政府的鼎力扶持和群众的积极参与,其他规模较小的如:鼓藏节、甘囊香芦笙节、斗牛节、花炮节、踩青节等民间节日,渐渐从自娱自乐的形式走向了市场开发。

  2010年,13年一遇的西江鼓藏节隆重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蜂拥而至,为进一步提升西江文化内涵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随着西江旅游的逐渐火爆,村民从中获得的实惠越来越多,仅开办的“农家乐”就从2008年的40家发展到现在的143家,民族工艺品店86家,从事银饰、百货、土特产、民族服饰出租等农户201家。过上好日子的西江苗寨,还带动了周边村寨的发展。以西江景区为市场,附近营上、猫鼻岭等村寨通过发展蔬菜、养殖产业实现了致富。2011年,西江镇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8亿元,比2007年增加2500万元,年均增长6.25%。

  通过打造、推介,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成为贵州规模最大、民族特色最为鲜明的民族文化节日之一。2011年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共接待外地游客30.6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8亿元,成为凯里市民族文化的品牌。

  盛况空前的凯里国际芦笙节,“百牛争霸”、“千对银角”、“万把芦笙”等壮观场面吸引着中外游客、媒体记者的眼球,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招商引资、经济合作的大舞台。

  民间节日拉动旅游产业蒸蒸日上。据统计,农历年初的40多天里,黎平、从江、榕江等地每天都有村寨过节。5月至9月是旅游旺季,很多游客会特意赶来过吃新节、芦笙会、姊妹节等。州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来黔东南旅游的客人,70%的是被各种民族节日吸引来的。

责任编辑:杨萌【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