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谷江村山岩脚退耕还林后的林地(资料图)。尹仕勋 摄
自 2014 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以来,国家累计下达我省计划任务 1695 万亩,中央累计
投资将达 264 亿元,计划任务占全国总的 22.8%,居全国首位。我省依托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持续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按时高质量打赢林业生态扶贫攻坚战和长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全省各地充分利用新一轮退耕还林没有经济林和生态林比例限制、允许套种矮秆作物及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鼓励发展林草、林药、林茶、林菌等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林面积占计划任务的 70% 以上,其中油茶、竹、刺梨、茶叶、核桃、精品水果等特色经济林达 800 多万亩,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乡村振兴增强了后劲。
据监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为我省增加森林覆盖率 10 个百分点以上,全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超过 901.87 亿元 / 年,其中,仅涵养水源就达到 304.87 亿元。已实施 1067 万亩,覆盖全省 84 个县(市、区、特区),涉及退耕还林农户 226 万户 833 万人。累计参与的贫困农户达 47 万户 170 多万人,通过退耕还林补助户均增收 5640 元,人均增收 1560 元,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