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州直机关工委携手开展聚焦“四个不摘”共建“三村工程”帮扶活动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11-20 11:20:3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聚焦“四个不摘” 共建“三村工程”
  --州直机关工委携手州烟草专卖局、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开展聚焦落实“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比富行(之八)活动
 
  本网讯  为认真贯彻落实近期中央、省、州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切实聚焦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帮助定点帮扶的麻江县宣威镇比富村解决村级医疗卫生发展困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近日,州直机关工委积极协调州烟草专卖局、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支助该村制氧机、听诊器、药箱等医疗物资价值约3万元,支助麻江县乡村医生现场培训和线上APP培训价值约12万元,并于11月18日在比富村举行支助活动仪式。州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高俊华,副书记石开鹏、朱卫平,工委委员、州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书记杨茂全;州烟草专卖局党委书记、局长、经理蒋聪,纪委书记熊莉、工会主席杨文明;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销售总监曾文琪,客户经理金亮、李杰;麻江县副县长徐承波、县政协党组成员秦玉黔,县烟草专卖局副局长黄清忠、汤焱,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王仁贵,麻江县宣威镇党委书记王代平、纪委书记文真平等出席支助活动仪式。



支助活动仪式现场



支助活动仪式现场
 
  在当天举行的座谈会上,调研支助组认真听取了该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详细了解防止反贫动态监测、产业发展、公益性岗位落实、就业技术培训、医疗教育民政兜底政策落实、帮扶物资使用成效等情况,对该村近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曾文琪在发言时表示,下步,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将采用线下线上“1+N”模式,帮助麻江县开展80余名乡村医生医疗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中医、西医、专科等领域业务知识,以及“平安好医生”APP软件的使用,不断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水平和村卫生室的信息化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此外,将进一步深化与麻江县合作,积极向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用好“三村工程”扶贫项目,帮助开展村官、村教、村医的教育培训。
 
  徐承波、秦玉黔、文真平等在发言时表示,感谢帮扶单位及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接落实好“三村工程”扶贫项目,用好支助资金及物资,加快产业发展,有效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努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并希望帮扶单位及爱心企业一如继往的关心和支持麻江县及比富村经济社会发展。
 
  蒋聪在发言时表示,州烟草专卖局将切实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强化与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的战略合作,拓展“三村工程”扶贫项目内容。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在烤烟种植、技能培训、种植补贴、利益链接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积极助推比富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建设。
 
  高俊华对州烟草专卖局和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的本次支助表示感谢,对比富村如何做好下步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
 
  一是要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组干部开展集中学习,强化会议涉及“三农”方面内容学习,切实做到学深悟透、知行合一、指导实践,提高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建设能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是要把脱贫攻坚成绩巩固好。在完成脱贫摘帽和省级成效评估的基础上,杜绝松懈、强化措施,努力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迎接国家成效考核各项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坚决打赢最后的收官战。
 
  三是要把乡村振兴工作衔接好。积极对接,用好“三村工程”扶贫培训项目,不断提高村干部、村教师、村医生素质和能力,加大产业项目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队伍。切实发挥土地、气候、交通等优势,提前谋划,扩大农业产业规模,积极推进农产品深加工。
 
  四是要把秋冬种任务完成好。要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做好秋冬季蔬菜等传统优势农业产业种植,适时跟进做好种植管理、产销对接、利益链接等,确保群众增产增收,有效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
 
  五是要把“三村工程”链接好。积极开展战略合作,探索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主角的合作机制,拓展在产业发展、企业融资等领域的合作,使“三村工程”真正成为深受欢迎的民生工程、富民工程。(金应洪)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最新】2020年11月黔东南州企业用工需求表
下一篇:决战决胜 大美与共——杭州西泠印社公益采风助教巡回展在西江开展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