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15日,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沈奇博士一行三人,在黎平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黄月淑、侗乡米业紫苏项目负责人唐基福等有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冒雨深入到德凤街道办事处黎平寨村紫苏种植基地考察紫苏生长发育的科研课题。
据沈奇博士后介绍,紫苏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随着近年来其营养保健功能的重视和开发,紫苏已成为很有发展潜力的食药两用型作物。该研究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选育的2个紫苏材料奇苏1号(油用型),奇苏3号(叶籽两用型)为研究材料,研究一般肥力水平下,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紫苏的经济产量及相关农艺学性状的影响。
图为唐基福(左一)在紫苏基地给沈奇博士后(右二)一行介绍黎平紫苏种植情况
今年黎平侗乡米业,为了让全县贫困户早日脱贫,千方百计为其想办法,出主意,发动贫困户种植紫苏,保证回收,在贫困户自愿的情况下,利用旱田、荒田入股,以特惠贷资金作为发展流转金,种植紫苏药材近2万亩。
沈奇博士一行,现场考察紫苏产业后,对黎平种植紫苏产业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紫苏易栽种,好管理,生产周期短(5个月收成),第二年可自然生长,无需打药铲草,粗放式管理。每亩产值可达2100元以上,而水稻每亩只有1000元的收益。种植紫苏是贫困户理想的脱贫项目之一。他们表示愿意为黎平紫苏产业提供无偿的技术服务。(陆书明 摄影报道)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