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黎平县夯实基础厚植优势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6-10-14 09:45:08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一年来,黎平县抢抓总理视察黎平机遇、高铁时代机遇,紧抓发展第一要务,夯实基础,厚植优势,开放发展。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7.27亿元,同比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77亿元,同比增长13.4%。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6亿元,同比增长20.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676元,同比增长10.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587元,同比增长10.8%。

  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夯实发展基础。以交通、水利为重点,打牢发展基础。2015年,共争取上级下达该县投资项目共计110个,总投资88913万元,上级下达资金66460万元。启动黎平机场改扩建工程,新增黎平至长沙、重庆航线,年客运量达4.9万人次。加快推进县城至榕江、县城至中潮、县城至高屯等3条国省干线改造。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大会战,2015年新建通村公路286公里,完成续建通村公路333公里,通村水泥(沥青)路里程累计达854.4公里,通村公路硬化率达60%,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2016年该县采取延期付款、央企合作和企业垫资等三种方式,全面启动162个行政村、875公里通村水泥(沥青)路建设。到2017年底,实现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大力实施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2015年完成水利投资8467万元,解决15.2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计划到2017年解决剩余16.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全面推进枫树屯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全县动员,全民动手,狠抓环境提升,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品位和形象得到提升。西门河公园等城市功能设施建成开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0.2平方公里,人口逾10万人,城镇化率达38%。大力实施“小康创建六项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蒲洞村在脱贫攻坚示范村创建中脱颖而出,八舟村在全面小康示范村创建中走在前列,一批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正在加快。

  以产业突破工程为抓手,产业培育呈现新亮点。坚持文化引领,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肇兴景区游客承载力明显增强,翘街景区被列入国家3A级景区,“百里侗寨”精品旅游路线重要节点村寨实现开门迎客,积极筹办全州第三届旅发大会,春节期间举办了黎平侗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举办“乡村旅游节+活动”,着力构建大旅游格局,文化旅游产业向全局性、全域性、全民性态势发展。实施中路突破、中部崛起推进方略,做大产业基地,做强优势产业,构建“一户一业、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县有产业园区、乡有产业基地。大力推行“互联网+乡村”、“锄禾大叔”、“创客”等电商模式,打通特色产品销售新路径。2015年农业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带动农户29.3万人。着力打造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加快黎平八舟河养生养老基地、茶旅一体化茶博园等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以“抓项目、建平台、强服务”为抓手,突出扩大产业投资,强化精准招商,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风力发电项目、利南硅冶技改等重点工业项目稳步推进。加大对外招商力度,2015年外出开展招商活动46批次、组织大型专题招商活动8次,签订意向框架协议项目28个,正式签订项目协议18个,签约资金59.8亿元;开工项目17个,到位资金(含续建项目)50.35亿元,同比增长16.9%。

  以脱贫攻坚为统领,民生事业实现新突破。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统筹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自2008年开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着力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严格审批程序,强化资金管理。截止2015年底,全县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5046户,占全县总数的64.4%,投入资金4.9亿元,其中2015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272户,投入资金4413万元。加快民生事业发展。完成53个薄改项目的规划编制,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 5 个、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 65 个;完成县、乡两级卫计机构整合,实施2家县级医院大楼建设,完成12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改扩建村级卫生计生室4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6%;落实低保提标,推进“两线合一”,城低保提高到人均每月442元,农低保提高到人均每年2580元。稳步推进县城区3个棚户区改造,完成895套公租房建设。积极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开展“家家有绣娘、村村有作坊”行动,成立刺绣协会,开展电商营销,6000多名绣娘成为总理赞誉的“家庭致富功臣和文化传承功臣”,推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实现新增就业6450人,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4910人。优化完善黎平大市场功能,加强市场监管,确保食品安全,促进公平交易。新建县城停车场2个2万余平方米已投入使用,启动规划建设2个菜市场3万平方米、1个夜市场1.2万平方米、5个停车场6万平方米、1个建材市场3.5万平方米。(杨秀治)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让传统村落“活”起来 ——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黔东南实践
下一篇:黎平县卫计局组织学习殡葬改革系文件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