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才告诉记者,黎平县经济社会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但黎平同样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富集的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强劲,发展潜力巨大。黎平将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十三五”窗口期新机遇,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夯实发展基础,厚植后发优势,矢志后发赶超,确保在全面小康建设中不掉队、不落伍。
王茂才说,“十三五”黎平面临三大机遇,在经济新常态下,全国增长速度换挡。黎平迈入了高铁时代,开启大数据时代,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还将迎来大众旅游时代,面临一次提速追赶的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黎平打造特色产业升级版的机遇。
王茂才表示,黎平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施好大扶贫战略行动,聚焦全县9.12万现行贫困人口,精准落实“五个一批”,确保3.6万人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1.5万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万人通过生态补偿实现脱贫、0.7万人通过发展教育脱贫、2.5万人实现社会保障兜底脱贫。要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第一仗”,2016年要完成12266人的搬迁任务,“十三五”期间要完成3.8万人搬迁工作。要以实施“双创十有”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产业和改善民生,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提升满意度,增强幸福感。
王茂才说,黎平立足优势,依托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主攻大健康产业,抢占大健康产业发展先机和市场制高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生态农业、中医药产业、养生养老产业、特色健康产业五大特色产业融合,打造大健康产业先行区,培育经济增长极,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要着力打造以肇兴5A级景区为龙头引领的A级景区群,提升吃、住、行、购、游、娱六要素,瞄准商、养、学、闲、情、奇等要素打造旅游升级版,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局性、全域性、全民性的支柱产业。要着力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侗都黎平·颐养胜地”城市名片。继续深化推进廉政和效能“两个建设”,促进勤廉高效,激发内生动力,着力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矢志后发赶超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