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谁动了我们的盐价?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4-04-08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这几年来,食盐涨价风波频现。在凯里,食盐零售市场的价格波动,已不是第一次。在2011年、2012年,都出现过较大规模的食盐涨价现象。在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干预下,市场秩序才得以恢复正常。

  不少业内专家认为,盐价风波不断,折射出当前盐业专营体制弊端,“一头是市场经济,一头是计划经济,资源错配见怪不怪”。

  记者整理近日走访的情况发现,一方面零售商说去盐业公司没有1块5的标准碘盐卖,而黔东南州盐业公司则说他们一直有向零售商出售碘盐,并告知记者因1块5的碘盐利润不高,零售商不肯出售;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在市场上难寻觅1块5一包的标准碘盐,并对高出一倍价格的新品种表示怀疑。

  到底是谁动了我们的盐价呢?众说纷纭,但最终买单的却是老百姓,消费者。

  国家发改委2009年《通知》,曾明确表示“适当提高食盐出厂(场)价格,相应提高产区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不提高”。“各地食盐零售价格一律维持现行水平不得提高,也不准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变相提高。因出厂(场)和产区批发价格提高导致流通成本增加,由盐业经销企业通过进一步提升管理手段和经营效率,压缩经营成本予以消化”。

  但是,从目前的食盐零售价格看,省级物价部门没有执行《通知》关于不涨价的规定。不少业内人士就指出,“零售价如此脱离政府定价,价格主管部门却长期放任不管,这是什么行为?价格主管部门对食盐市场监管不利,属于失职渎职行为,而其核心,就是缺乏竞争的食盐专营垄断体制所致”。

责任编辑:Arain【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