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组在驻点挂帮凯里市大风洞乡工作中,以“群众不脱贫摘帽,决不收队”的誓言,用热情拥抱群众,用信心感染群众,用决心帮助群众,处处践行群众路线,以实际行动托起山区群众的“小康梦”。
深入走访,用心理思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组把“进百姓门、听百姓声、知百姓情”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挂帮工作的第一步。
2013年7月以来,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吴强、机关党委书记张文富先后多次带队深入大风洞乡双江村、大坡村等8个村寨实地查看群众生产生活状况,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并组织与乡、村干部、各村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作座谈,传达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认真听取群众对办公厅挂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明确下步整改措施。
2013年8月21日,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组深入凯里市大风洞乡格田村,实地察看贵州正康中药材公司在格田村发展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与村民田锦昌、田应周等座谈,详细了解贵州正康中药材公司租用格田村村民土地后租金的拖欠情况,并与村民一起研究了该片土地的后续发展问题。
截止目前,省政府办公厅先后组织9名厅领导带队20多批次挂帮工作队、25个支部400多人次到凯里市大风洞乡开展走访帮扶工作,分别梳理出支撑凯里市和大风洞乡长远发展的21个和25个问题。
做好小事,倾心解民忧
挂帮干部们时时把群众放在心上,把“做好一件小事,温暖一片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主动工作、主动沟通、主动汇报、追踪问效,当好信息员和联络员,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
去年10月份,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来到凯里市大风洞乡幼儿园,看到幼儿园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当即表示从省政府办公厅经费中挤出10万元,改善幼儿园教学设施,还分两批将幼儿园教师送到省政府机关幼儿园跟班学习。
省政府办公厅下属单位省展览馆挂帮干部在调研中了解到,大风洞乡都蓬小学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校园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反馈情况,全馆干部职工和经营户自愿捐出16万元的善款和物资,用于都蓬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教学条件。
大坡村是大风洞乡27个村中最边远、最贫困的一个村,道路交通状况极差,吴强同志走进村里,了解到村委会与大坪村民组之间尚有3公里的道路需要硬化后,当即与随行的省公路局负责人商量决定拿出50万元支持村民修好这条通组路。
左右联动,帮扶惠民生
省政府办公厅充分发挥联系广泛、协调能力强的优势,聚合各方力量和资源,积极为凯里市大风洞乡的发展加力、鼓劲。
在群众生产、生活项目上,省政府办公厅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落实了70多公里的通村油路,解决坪地、官庄等12个村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机关服务中心自筹资金15万元解决双江村双江组300多人的饮水问题;秘书二处、七处共协调70万元帮助解决老君寨村饮水和乡小城镇供水问题。
在群众发展致富项目上,省政府办公厅围绕晚熟葡萄、平良优质大米、蔬菜、烤烟、中药材五大农业园区建设,共协调项目建设资金800多万元,有近2万群众受益。牵线搭桥联系社会资金到该乡投资,凯里义裕有机食品公司投资5000万开发大风洞乡平良富锌米项目已建成投产。贵州嘉远昇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7亿元开发“平良十里古峡”旅游项目已试运行,并得到省扶贫办旅游扶贫项目的支持。协调省有关部门落实仫佬族文化发展与保护项目资金780多万元,大力推进碗寨、都力等9个仫佬村寨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省政府办公厅累计为凯里市大风洞乡协调项目资金达1865.23万元。
“今年的收入肯定要比去年翻一番,取得这么好的收成,多亏了省政府办公厅挂帮干部的帮助!”正在晚熟葡萄基地里忙着摘葡萄的凯里市大风洞乡杉树林种植大户韩泽锋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