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州日报评论员:抓好区域经济加快集聚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3-11-26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专题】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抓好区域经济,加快集聚发展,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关系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的全局。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对贵州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贵州实际,谋定而后动,以区域经济的崛起带动全省实现更大的跨越和更好的发展。

  贵州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全国一盘棋的宏观格局中,国发〔2012〕2号文件对贵州明确了科学的战略定位: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

  必须看到,把贵州建成“三区四基地一枢纽一屏障”,既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瓶颈制约,又拥有区位条件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良好、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大等优势;既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城乡差距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和困难,又面临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既存在着面广量大程度深的贫困地区,又初步形成了带动能力较强的黔中经济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有利因素,正处在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

  要发挥黔中经济区带动作用,舞活贵州经济“龙头”。《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继国发〔2012〕2号文件、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又一项重大的特别支持政策。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紧紧围绕黔中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把黔中经济区建成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牢牢抓住用好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发挥贵阳市在全省经济社会中的“火车头”、“发动机”带动作用,大力推进贵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把黔中经济区打造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同时,要按照“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原则,着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加强黔中经济区、黔北经济协作区、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乌江经济走廊建设,推动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形成黔中率先崛起、各区域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抓好区域经济,加快集聚发展,一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定不移地实施主基调主战略,进一步优化投资增量,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建设好生态文明,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加速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二要坚持把开放作为关键一招。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对内对外开放平台,推进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等区域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建设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区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打造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三要坚持把生态作为重要特色。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严守环境底线, 实现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做到生态文明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统一。

  没有各区域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各区域的跨越,就没有全省的跨越;没有各区域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一定要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黎春林【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