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第九届泛珠大会广东省经贸代表团团长刘志庚
9月9日,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将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开幕。随着泛珠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广东将在本届大会上既突出互补型产业项目合作,又突出新兴产业项目合作。广东省经贸代表团团长刘志庚副省长就本次大会以及泛珠合作的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广东经贸代表团规模如何?有何特色?
刘志庚:总体来看,今年广东经贸代表团合作更加务实,展示更加新颖,特色更加鲜明。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层次更高。本届广东经贸代表团由26个分团组成,其中地市分团21个,科技、教育、农业、旅游、商会专业分团5个。各类型企业均派高管参会。
二是结构更优。参展参会的多是名牌企业,既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如我省广业、广晟、广弘三大资产经营公司和省物资、交通、丝绸、商业等集团,还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大型民营企业。
三是展示更新。广东将全面展示我省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的创新实践,突出展示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产业从“广东制造”跨越到“广东创造”的喜人成果。
记者:如何更好推进经贸合作发展?
刘志庚:广东将着力完善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全力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发展上新水平。一是注重推进市场开拓。将泛珠区域市场作为开拓国内市场的重要支撑点,深入推进“广东产品全国行”及“广货网上行”,积极推进与“9+2”各省区的市场对接,深度拓展内需持续发展空间。二是注重推进互补型产业合作。发挥“9+2”各方的比较优势,深化互补型产业合作项目,重点推进“产业对接、资源开发、资产重组、科技创新、现代流通业”等方面合作。三是注重发挥广东商会作用。目前,广东基本形成了由广东商会牵头组织企业自主参展参会的良好机制,并在泛珠区域实现了“一省一商会”全覆盖。我们将充分发挥广东商会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泛珠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记者:如何利用泛珠平台与其他的平台对接?比如东盟、泛北部湾、海西等等。
刘志庚:借助泛珠合作平台,深化与其他平台合作,对拓展广东经济腹地,拓宽产业承接和转移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有如下合作设想:
一是战略互动,创新合作方式。广东将广泛采取战略联盟、产业对接、项目合作、共建园区等方式,积极参与东盟、海西、北部湾等区域合作和平台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发展。
二是优势互补,增强合作实效。加强重点产业合作。利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营销等方面优势,加强与其他平台之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家具建材等重点产业合作。加强重大项目合作。通过举办投资说明会、项目推介会等活动,让企业深入了解东盟、海西、北部湾等经济区布局的投资项目,为业界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这些区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广东将积极参与区域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共同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市场互利,提升合作层次。既要有资金的合作,更要有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既要有单一项目的合作,更要有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合作;既要有生产方面的合作,更要有研发、市场方面的合作。同时,提升市场合作层次,共同开拓对方市场,共同开拓省外市场、国外市场、港澳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