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大山深处的从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城。从江县人武部七八个穿军装的人武干部,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军代表”。
别看人少,却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从江县人武部先后荣立集体二、三等功各一次,有两人被大军区授予荣誉称号,有3人次被评为全国民兵工作先进个人。
为军装添彩,就是为党旗增辉。当好苗乡侗寨“军代表”,成为一茬茬人武干部模范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行动。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绘就了从江最美的景色。
“只有把人民当靠山,才会时刻想着群众利益”
从江县人武部办公楼有一间不大的荣誉室,新调入干部的第一课都在此进行。
1934年12月的一天,毛主席率领红军途经从江,路遇一位衣衫褴褛的苗族大妈。看到老人冻得瑟瑟发抖,毛主席随即从身上脱下自己的毛线衣递上……史册上的这段记载,人武部每名官兵都熟记于心,激励自己续写服务人民的篇章。
2009年5月,新任部长谢晓波到任后,也被这片红土地深深感染。离任的老部长拉着他的手说:“革命战争年代,部队之所以能在这里扎下根,首先是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树高千尺不能忘根,只有把人民当靠山,才会时刻想着群众利益。”
和所有新调入干部一样,谢晓波也学会了吃鲜猪血拌菜等当地特色饮食。他深知,内心里接受这些古老的饮食习俗,是融入村寨的必修课。
听说人武部换了领导,一些危房改造户心里不踏实,四处打听,民兵还能继续给出工帮忙吗?没几天,谢晓波就找到县委领导请战:接好上届班子的接力棒,坚决完成好危房改造试点任务。
历时3年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让全县4万多户人家住上了修葺一新的房子。贵州省专门在从江召开了现场观摩会,总结推广了该县组织民兵集中实施危房改造的经验做法。
2010年初,一场大旱再次考验人武部党委。
持续干旱,使地处山顶的停洞镇架里村1700多人断水。靠人拉车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人武部决定上山寻找水源。部领导分头带领两个小组,自备干粮和水,钻进深山密林,历时5天,爬遍9个山头,最终在距寨子10公里外找到一股泉眼。
为尽快将山泉引进村子,人武部组织民兵分队住进山里,挖管渠、运砂石、埋水管。经过21天的紧张施工,清澈的泉水流进了架里村。这时,邻近的新寨村村民又为争水引发矛盾。听到这个消息,谢晓波二话不说,下达了转场命令。有人提议,先撤回去休整几天再说,谢晓波却说:“一定要把老百姓的需求当回事,否则受损的是党的形象。”
自己扭伤的脚还没痊愈,副部长周利雄的妻子生病在床急需回去照顾,多数民兵家里也遭受了旱灾……谢晓波心里清楚这些,但他仍然坚定地为大家鼓劲:“民兵也是兵,必须要有为民奉献的品格。”
火红的八一军旗插在新寨村。又是20多天的艰苦施工,人武部官兵帮助这个古老村寨结束了370多年挑水吃的历史。激动的苗家人用红漆在每座蓄水池的外墙写上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亲人解放军”。
修建通村公路1320多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工程30个,完成山林水网综合整治项目11个,捐建希望学校4所……一串串数字凝结着人武官兵的辛勤汗水。
真情付出换来鱼水相融。从江县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王之政向记者介绍,在从江县,只要是人武部牵头抓的工作,干部群众都是一呼百应。以前是一人当兵、全寨相送,如今又有了一人当兵、全寨家家送木料帮盖新房的新风尚。
近年来,该部先后有20多项工作受到军区和省军区表彰,今年3月还被评为全军学雷锋先进单位。干部职工感慨地说:“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我们才有条件在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创武装工作的新局面。”
“要实打实地维护群众利益,玩虚的只会失民心”
进入6月,从江县人武部营院后山上果蔬飘香、猪鸭满坡。
谁能想到,人武部的这个种养基地,竟成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孵化器”。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2009年7月,人武部新班子调整后,看到深山里的苗、侗等各族群众家中贫穷,“一班人”坐不住了。传统种养模式粗放低效,是制约山区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要建培训基地帮助群众学习现代农业种养技术,成为党委班子的共识。
没有土地,缺钱少人,怎么改变现状?大家把目光盯在营区背后的荒山上。盛夏,部领导率先扛上锄头铁镐,带领干部职工上山,一场坡改梯、坡改田的战斗打响了。
“为啥不借现成的私营种养农场挂‘民兵号’的牌子?仅靠人武部能干出几代人都解决不好的事?”连续半年的辛勤劳作,让个别职工闹起了思想情绪。
“挂牌子是省事,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也不具备培训功能。做面子工程给人看,损害的是军队的形象。”政委罗利荣坚定地说,脱贫致富来不得虚招,必须探索科技帮扶新模式。
坡田是开垦出来了,可是人武部没有技术能手。为此,部长谢晓波请来县农技站的人一起研究规划,他又自费到山东寿光学习现代农业种养技术。
春去秋来。当这套猪、沼、菜(果)、禽一体生态循环种植养殖模式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时,当地的干部群众被人武部的务实之举折服了。此后短短3年时间,人武部利用该基地培训民兵6000余人次,带动了3万多名群众走上致富路。
今年5月17日,从江县政府组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全县20多个部门、1000余人参演。演练现场,情况处置及时,救援迅速高效,达到了预期效果。
成功的背后,是县人武部敢于较真的务实作风。原来,在演练筹备阶段,县有关部门完成预案后,及时送达各单位,要求提前准备。人武部接到预案,进行了认真研究,最后得出“好看不中用”的结论。人武部不是牵头单位,主动揭别人的短,合适吗?部领导一时为难了。
“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不能站在一旁看热闹。要实打实地维护群众利益,玩虚的只会失民心。”政委罗利荣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两位主官主动找到主办单位提出改进意见,“山区道路狭窄如何保畅通”等一个个问题有了清晰答案。
得知此事,县长张广渊为之叫好:“这才是真正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高度负责。”在张广渊的支持下,政府各部门及乡镇对各类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
面对民兵转型建设新要求,这个人武部没有因为地处偏远贫困山区而自降标准,真抓实备换来山乡的和谐安宁。针对都柳江畔3个乡镇年年有洪涝的实际,人武部建起了2支民兵水上救援分队,先后组织参加抗洪救援20余次,挽回群众财产损失上亿元。从江县森林覆盖率较高,苗侗村寨多是木质构造。人武部及时改进民兵编组方式,在岜沙、小黄等388个村成立民兵防火分队,配置灭火器材,两年来民兵先后扑灭山火300多起。
“替党和人民行使好权力,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去年7月,翠里乡几户瑶族群众对危房改造补贴标准不满意,一起进城上访。进了城,村民们却点名要人武部领导出面主持公道,他们说:“当兵的从没让我们吃过亏。”朴实的话语,是人民群众对县人武部历届党委班子执政为民情怀的褒奖。
12比1,这是从江县多年来应征入伍的录取比例。在这片红土地上,一人当兵全村光荣,报名当兵像高考一样竞争激烈。面对“当兵热”,县人武部历届党委班子的回答是:“权力是组织给予的,替党和人民行使好权力,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征兵工作是块“试金石”,能否秉公廉洁用权,老百姓一眼就能看明白。为此,部党委出台一系列廉洁征兵规定:家访期间不喝百姓一口水、不吃一口饭,不得收受任何馈赠,等等。
2011年7月,东郎乡苗族青年梁世杰高考落榜,准备外出打工。得知这一情况,副部长杨新华带上驾驶员驱车往梁世杰家赶。等赶到东郎乡政府,已近午饭时间,乡领导劝他们吃了饭再去,杨新华说:“还有10多公里山路要走,再耽搁怕天黑赶不回来,把车留下,带上干粮路上吃。”
翻山梁,钻密林,趟溪流。下午15时许,他们终于徒步赶到梁世杰家。一家人很吃惊,热情招呼。尽管反复做工作,结果还是无功而返。他们返回县城时,已是深夜23时。
后来,政委罗利荣也专程去了两趟,同样没有效果。为了一个兵苗子,人武干部一趟趟地往山里跑,乡领导都很诧异。
恰恰此时,秀塘乡一位乡领导的亲戚也想当兵。这位乡领导带着一大包土特产来到人武部,开门见山地说:“既然梁世杰不想去,就把他的名额调给我侄儿吧。”部长谢晓波告诉他,这个名额不能调,梁世杰所在村子有几年没出兵了,让他去部队锻炼一下,将来退伍回村能挑大梁。
最终,人武干部的真诚感动了梁世杰一家人。当年底,梁世杰光荣入伍。
始终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让人武部取得了征兵工作的佳绩:连续两年被上级表彰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连续32年无责任退兵。
随着国家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从江县每年都有上千万元的扶贫资金到位。在这些资金和项目的投向上,县领导很看重人武部的建议和意见,因此来找人武部要钱要项目的人也有不少,但部领导从不碰政策纪律的“红线”。
在专武干部的使用上,人武部党委同样坚持原则,不让权力“腐蚀生锈”。近3年来,全县提拔使用专武干部20多人,全部做到公平公正,人人服气。刚边乡一名专武干部工作不求上进,在罗利荣和谢晓波的建议下,这名干部被调离武装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