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今年春季,锦屏县整合资源、整合力量,集中精力,全力推广以绿色稻为基础的稻鱼、稻虾、稻鳖、稻蛙等“稻+N”多种水稻综合种植模式7.3万亩,亩产鱼50公斤以上。实现了亩产增收1000元钱的预期目标。
今年,锦屏县启蒙镇归固村村民委主任、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龙昭稳,他发展稻田生态养鱼30亩,投放了200多斤鱼苗。如今水稻成熟,鱼儿也长大了。和风吹来,稻浪起伏,鱼儿翻滚。
“稻田养鱼大概在30多亩左右,今年是发展稻田养鱼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最丰产的一年,现在价格在20到25块钱一斤,这个就是增加的额外收入了”龙昭稳高兴地算着收入账。
今年春季,锦屏县农业农村局积极申报争取到生态渔业养殖项目,实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7.3万亩,工作重点放在平略、偶里、启蒙、固本、河口、彦洞、平秋等西部乡镇,实施山区稻田养鱼。集成整地、播种、管理、收获各环节的绿色节本高质高效技术,示范推广“绿色稻+鱼生态种养”建设,带动全县水稻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锦屏县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站长龙金梅告诉笔者,据测产的情况,稻花鱼亩产50公斤以上已经达到预计亩收1000元钱、亩增1000斤粮的效果。
“我们有稻田养鱼,还有稻田养鳖,还有稻蛙模式,通过多种模式的综合效益,我们提高了每亩稻田的综合产值,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锦屏县农业农村局农推站站长龙胜碧对笔者说道。
锦屏县素有稻田养鱼的习惯,稻田养鱼历史悠久,“稻+渔”的综合模式,目前,共推广7.3万亩。
通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仅“稻+渔”一项,水产品总量达1825吨以上,产值7300万元以上,可使任务区内农民收益增收500元以上。
“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种养两条产业链有机融合。”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谭元文介绍说。稻田不仅养鱼增收,而且还实现稻谷增产,让农户实现“稻鱼双丰收”。稻田养鱼是锦屏县一项见效快,有效实现农民增收的“短、平、快”优势特色好产业。(杨振平)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