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通车了!85岁的红军桥有伴啦!(组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9-07-09 10:21:55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7月8日,淅淅沥沥的小雨浇灭不了高屯街道上少寨群众的热情。今天,“新红军桥”爱心援建项目竣工仪式在上少寨隆重举行。



 

  85年前,红军长征途径高屯上少寨时,上少寨老百姓自发用家里的床板、门板为红军在八舟河上修了一座渡桥,开启了红军西进的征程,这座红军桥一直是上少寨人内心的骄傲,军民鱼水情的故事代代相传。85年来,少寨群众发扬“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坚强的守护着这座红军桥,脚踏实地的发展生产,建设家园,村寨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0多年过去了,红军桥依然是上少寨600多位村民进出村寨的唯一通道。随着上少寨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密集,桥对村民来讲,也越来越重要。为了寻找富裕的出路,村民们在村里种上了橘子、椪柑等水果。但是红军桥桥面较窄,桥身两旁又没有护栏,而且最多只能两人并行,走在上面,摇摇晃晃,一到丰收季节,村民就一筹莫展。年纪稍大的村民只能靠挑担子才能把水果卖到村外,可肩挑背扛难把丰收的硕果换成富裕的生活。





 

  让村民们更揪心的是,这几年村里的小学撤了,孩子们都得去街道上学,桥是必经之路。村里有30多名小学生每天上下学时,村里都得派几个老人护送。在八舟河上架一座可以通车、安全的水泥桥,可以说是村里几代人的愿望。

  两年前,中国青年报社携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募集资金180万元,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的建设,为上少寨修一座能通汽车的“新红军桥”,新旧两座红军桥相距50米,穿越85年的历史在八舟河上遥相呼应。让村里每年产的几十万斤的橘子、椪柑能被运出,少寨群众的日子将更加有盼头。这座新桥仍叫红军桥。当前正值决胜脱贫的关键时期,正值振兴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时期,“新红军桥”的建成通车有效解决了附近村民的交通困难,是当地村民脱贫致富、迈向小康生活的幸福之桥,也是保护红军长征文化、传承长征精神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回馈老区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桥梁。(王宁)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副镇长指导救灾有人打伞?(图)
下一篇:女子推车摔伤 交警及时救助(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