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19日,笔者在从江县庆云镇万亩油茶基地看到,各个路口非常显眼的挂着一幅横幅“严禁没有油茶地的人员进入油茶林检油子,抓到罚三个120”。三个120为何物?纳闷之下,通过细究,笔者终于知晓了来龙去脉。
原来,在从江县各乡镇苗侗村寨,都统一制定《村规民约》并立碑盟誓,严格要求各村村民自觉遵守,以《村规民约》作为行为准则,在村两委和寨老的监督下,严格围绕以“三个120” (120斤猪肉、120斤大米、120斤米酒)对村民日常生活中的50个方面进行规范,只要有人违反了《村规民约》就会受到三个120的处罚,并当着全村老幼面前赔礼道歉。
图为从江县庆云镇油茶基地警示标语(张跃飞 摄)
据了解,村规民约在从江县由来已久,在各村普遍存在,连农村三岁小孩都知道违反村规民约要受到“三个120”处罚,村规民约具有村民契约的性质,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民间法”的作用。2014年,针对许多村规民约的条款存在不科学、合情不合理、合理不合法以及滥用村规民约等现象。从江县委政法委牵头,县司法局组织各基层司法所召开了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村规民约》征集、整理、修订工作。组织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对全县各村《村规民约》进行综合、融合,去同存异,删掉存在有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悖的条款,并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增加计划生育、教育等法规内容。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形式多次修订和征求意见,最初形成了46条基本村规民约样版。
如今,各村通过将村规民约刻在石碑,并将石碑立在该村两委楼或鼓楼傍等醒目位置,各户代表在石碑前签字、按手印认同村规民约内容,并通过立碑盟誓这一最隆重的习俗表达对村规民约的敬畏。通过选举办事公道、有威望的人组成监督小组严格执行。各个村寨、村民们因小事发生纠纷的少了、民心齐了、民风纯了。久而久之“三个120”成为了群众严格自律的“紧箍咒”。(张跃飞)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