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从江县小黄侗寨自古就有“鼓楼对歌”庆新春的习俗,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平安,人寿年丰人。
春节期间,小黄侗寨一系列侗族大歌庆新春活动从2月11日,正月初四开始,侗寨的民族风情、自然风光、“清泉闪光之音乐”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吸引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旅游。
2月12日,小黄侗寨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各地游客,侗寨依山傍水吊脚木楼、风雨桥、鼓楼、吹芦笙、特别是侗族大歌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游客。
当天,小黄侗寨男女老少都穿着民族盛装,罗汉们敲锣打鼓,吹着芦笙,邀请姑娘鼓楼唱歌拉开了当天鼓楼大歌庆新春的序幕,众多中外游客争相拍照 ,并尾随小姑娘们一起步入鼓楼中,小姑娘们在火堆周围坐成一圈,三声铁炮巨响,小姑娘们齐唱侗族大歌,格调柔和委婉,旋律典雅优美的天籁之声环绕在小黄侗寨上空,声音时而高亢宽广,时而低沉悠扬,把听众带到如诗如画、美妙和谐的大自然之中,小黄侗寨变成了歌的海洋。游客们在聆听天籁之音的同时,举起相机不停地拍照,场面极为壮观。
小黄村是极富盛名的“侗歌窝”,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被誉为“侗歌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侗族大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鼓楼对歌是侗族最主要的对歌形式。鼓楼大歌庆新春活动,姑娘队--罗汉队以鼓楼对歌形式进行,而娃娃队和老年队则以鼓楼大歌形式进行。鼓楼大歌庆新春活动,分为姑娘队、罗汉队、娃娃队和老年队,当天最少的队员是吴含书只有2岁,最大的60多岁。在小黄村几乎人人都会唱侗歌,全村共有传承侗族大歌的歌堂100余个,不同年龄的歌队56个。侗歌队里最小的孩子仅有2岁,小孩从呀呀学语起父母就开始学唱歌,从小孩会说话起,村里经验丰富的歌师就是这些孩子的老师,歌师们会先从简单的句、字教起,因此尽管孩子还不会认字但都能和大人们一起合唱侗歌。”在这里让游客们真正体念到了小黄村民“饭养身、歌养心”的缘由了,同时也体念到了小黄歌声世代传唱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从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努力将传统古村落打造成村民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心灵宁静的生态乐土,人类心灵疲惫的最后家园,用文化遗产带动乡村旅游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小黄侗歌一路走来一路辉煌,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使侗族大歌得到了传承、保护和发展。
据了解,小黄侗寨每逢节日人们都要唱侗族大歌,自古就形成了新春佳节“鼓楼对歌”庆新春的风俗。春节期间的小黄侗寨,优美动听的天籁之音时时环绕在侗寨上空,每天鼓楼里姑娘--罗汉都会“鼓楼对歌”直至深夜,小黄侗寨“鼓楼对歌”庆新春活动给中外游客呈现了一场场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文化盛宴,让游客们领略了一场原生态之旅。(钟南 摄影报道)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