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黎平引入大数据 走弯道取直、后发先至之路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12-31 13:38:3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侗乡黎平,地处湘黔桂腹地,一度交通闭塞、物流不畅,农产品卖不出,百姓脱贫难。

  一袋有牛米,打破了大山的平静。

  2015年11月19日至22日,黎平县科技特派员杨正熙作为贵州唯一大健康产业代表,参加了第六届国际社区支持农业大会。会上,杨正熙作了"有牛生产律:有牛+侗乡极致生态农业”的主题分享,向与会专家推介了我县有牛原生态有机米,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点评嘉宾更是给予很高评价,散会后,当场就有很多经销商要求订购有牛米。

  “之前,我们在网上已经订了1千斤, 每位客人吃他们家的米觉得特别香、口感特别好。饭煮出来可以香飘几条街,这次我们准备签8千到1万斤的订单。”来自广西的客商王单妮对有牛米赞不绝口。

  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今年的有牛米37万斤已经全部销售一空,但是市场需求仍然很大,前来咨询的客商仍然络绎不绝。

  “目前,我们守农有牛合作社已经收到了广州、深圳、沈阳、苏州等地的订单,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明年有牛米种植规模达到1万亩,可以带动70户农户一起脱贫。”

  守农有牛合作社,以有牛米为突破口,带动了农户增收脱贫。

  杨氏詹老奶腌鱼,以鱼为媒,打开了黎货出山的坦途。

  12月13日,侗年节暨杨家年的热闹却阻挡不了数千名省内外游客前往黎平县中潮镇佳所侗寨品尝腌鱼的脚步。在距离佳所侗寨两公里的公路上,自驾车排成了长龙。“快点来扫二维码,进门领红包吃腌鱼糯米饭!”扫码关注微信公号领红包,这是黎平侗年节当天杨氏詹老奶过侗年活动的一个环节。这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引起了游客的好奇,众人纷纷举起手机扫码关注,进入杨氏詹老奶腌鱼基地院子品腌鱼、吃糯米饭、打粑粑吃油茶、听大歌抢红包。

  “我们借助电商平台,引入游客互动模式,先尝后买。不仅是腌鱼,腌肉、酸菜、烧鱼、牛瘪、油茶、白蘸肉、侗果等特色美食,都成为了游客青睐的宝贝。”詹家雨高兴地说。

  目前,杨氏詹老奶在线上主要有微信和淘宝两个销售渠道,已经发展50多个线上经销商做分销,还在全州的微帮滚动宣传,杨氏詹老奶腌鱼短时间内通过网络卖掉一万斤,产值超过100万元。

  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黎平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规定每年由县财政安排300万元,用于扶持在县内办理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的从事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运营、应用及专业配套服务的企业、协会、机构和个人。

  2015年,黎平县中潮镇王文超、朱大丁等4名大学生创办的侗乡福茶叶电子商务中心,销售黎平茶叶已突破500万。

  黎平县水口镇滚正村率先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将该村的生态大米向贵阳、北京等地试销,受到了一致好评。2015年实现销售额100多万元。

  同样在这一年,黎平县岩洞镇铜关村在腾讯基金会帮助下,黎平县利用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这一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工作。通过市集旗舰店在网络上销售了价值100多万元的侗乡特产,实现利润30万元。

  “站在时代浪潮前端,敢于拥抱新的时代,利用现代化手段,引入大数据,我们已有了一些可推广复制的成功经验,如铜关“互联网+乡村”、地扪“互联网+生态博物馆”、滚正“互联网+民宿”等发展模式,先后创建的“侗乡有米”、“侗乡茶语”、“有牛黑米”等农特产品品牌,已经让黎平特色农产品走进发达城市的千家万户。”黎平县委书记王茂才说到。

  目前,黎平以建设1个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个县级电商产品配送中心、50个农村电子商务试点为抓手,力争到2017年底,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5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8000万元。(那志奎)

责任编辑:杨平【收藏】
上一篇:黎平:打造“蒲洞速度”实现美丽乡村华丽蜕变
下一篇:连接线违法堆土 黎平路政及时制止(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