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23日,记者在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加鸠乡加翁苗寨发现一口造型独特的水井,当地群众叫它“阿公奴”(苗语),翻译成汉语就是“牛角井”,是从江古井之一,已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
这口牛角井位于加翁村东南面约500米处,占地约12平方米,正面由3块青石板靠坎而立,宽约2米,中间一块宽1米左右,顶部凿呈水牛角状,横刻牛角纹,牛角凹处支撑一根青石枧,左右刻有鱼鳞和凤尾纹,泉水从石枧流出。
而在牛角下边,雕刻着两直径为0.8米的牛眼睛,再往下是一小孩骑在牛背上的场景,极富生活气息。放牛娃的下方的左右两边各刻着一条鱼和一条龙,栩栩如生……水井作业平台用几块大青石板铺就,便于洗衣物,因使用年限长久,石块被打磨得挺光滑。此外,井旁还配有木凳,供过往行人乘凉休憩。
当地群众介绍说,这口井很古老,但具体修建年代不详,2010年被列入从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悉,从江县境内苗侗等世居民族多饮用山泉水和井水,且自古有保护饮用水源的习俗,并根据地势和当地习惯修建了众多各具形态的水井。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简易井、石牛井、牛角井、牛头井、龙头井、桶井、窑洞井、石瓢井、庙宇井、四合院井、石涧井等类型。从江苗侗民族都有喜牛爱牛斗牛的习俗,以牛为主题的水井众多,其中贯洞镇贯洞村石牛井、洛香镇伦洞村牛头井、加鸠乡加翁村牛角井、庆云乡转珠石牛井等最为著名,均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的制作材料多为青石料,雕刻龙、凤、鱼及人物风情等,成为苗乡侗寨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逢年过节人们还会道井边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和平安幸福。(吴德军 向自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