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黎平县第六届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
二、活动主题
文旅融合 非遗助力
三、活动内容
黎平县第六届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
四 、活动时间和地点
(一)活动时间
1.海选赛:2020 年 12 月 12 日-2021 年 2 月 6 日。(各赛区自行安排比赛时间)
2.总决赛:2021 年 2 月 16 日(正月初五)
(二)活动地点
1.海选赛地点:肇兴赛区、茅贡赛区、永从赛区、岩洞赛区、城关赛区
2.总决赛地点:肇兴侗寨中心表演场
五 、主办、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承办单位:黎平县非遗中心、黎平县文化馆、黎平县旅发办、黎平县侗族文化有限公司及黎平县部分乡镇。
六 、比赛、组队形式
(一)比赛形式:
1.海选赛分肇兴赛区(包括肇兴镇、龙额镇、水口镇、地坪镇、雷洞乡),茅贡赛区(包括茅贡镇、九潮镇、坝寨乡、孟彦镇、罗里乡),永从赛区(包括永从镇、中潮镇),岩洞赛区(包括岩洞镇、双江镇、口江乡),城关赛区(德凤街道、龙形街道)等五个赛区组成,由各赛区所在乡镇(街道)举办;未列入海选赛区的乡镇(街道),如有歌队参赛,可到城关赛区报名参赛。
2.海选赛评委由组委会统一安排。
3.赛事组委会根据各海选赛区参赛队伍总数比例及比赛成绩,从五个海选赛区择优评选出共 30 支歌队进入总决赛(其中成年组 20 支,老年组 5 支,少儿组 5 支)。
(二)组队形式:
1.以黎平县各乡镇(街道)所属行政村、学校、安置点为主。
2.黎平县州级(含州级)以上侗族大歌传承人必须参加比赛。
3.赛事分少儿组、成人组、老年组;其中,少儿组每队20 人,必须另外有 2 名教师(或家长)为领队;成人组、老年组每队 20 人,其中从歌队中明确 1 名队员为领队。
4.少儿组(年龄在 16 岁以下,含 16 岁),成人组(年龄在 16 岁以上,不含 16 岁)、老年组(55 岁(含 55岁)以上,70 岁(含 70 岁)以下)。所有参赛队员必须身体健康,达到参赛要求,隐瞒身体原因参赛的,如出现意外后果自负。以上所有参赛队员年龄以身份证信息为准。
七 、赛事相关事宜
(一)各乡镇(街道)组队按要求原则上不少于 2 支队伍参加海选赛,不是侗族大歌流传的区域乡镇除外。
(二)参赛曲目必须是侗族大歌歌唱形式。
(三)限定 2 首侗族大歌,侗语演唱,原则上 1 首是传统歌曲,1 首是新创歌曲。每首时长原则控制在 4 至 6 分钟之间(包括上下场时间)。
(四)参赛队员必须身着本民族服装。
(五)每名队员只能参加 1 支歌队比赛,如有同时参加多支歌队进行比赛,取消所在歌队参赛资格和参赛成绩。
(六)由少儿组、成人组、老年组分别进行比赛,根据抽签顺序进行比赛,分别计分。不按赛事时间参赛的视为弃权。
(七 ) 各海选赛区根据本方案自行制定海选赛区具体实施方案。
八 、评分标准
评委设置7人,赛事评分实行10分制,评委打分到小数点后 2 位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中间评委分数平均分为该队的最后得分,统分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数,公布分到小数点后3位数,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一)演唱声情并茂,队形编排有创新及视觉美感(1分)。
(二)服装、配饰统一、亮丽大方。(1 分)
(三)曲调优美、声部清晰、层次分明、具有感染力(4分)
(四)歌曲演唱有一定的难度及技巧(4 分)
(五)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如果掉落头饰、道具等,在总分上扣除0.01 分。
(六)鼓励以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禁毒整治、疫情防控、环境卫生、家乡变化等为题材的新创作歌曲参赛。
(七)比赛成绩当场亮分。
九、总决赛奖项设置
(一)老年组:一等奖 1 名;二奖等 1 名;三等奖 1 名;优秀奖 2 名。
(二)成年组:一等奖 1 名;二奖等 2 名;三等奖 3 名;优奖 14 名。
(三)少儿组: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1 名;三等奖 1 名;优秀奖 2 名。
(四)优秀组织奖 5 名。
(五)一等奖奖金 6000 元,二等奖奖金 4000 元,三等奖奖金 3000 元,优秀奖 1000 元。
十、报名方式
海选赛期间,由各海选赛区自行组织报名。总决赛由组委会公布入选名单后直接参赛。
十一、其他事项说明
(一)所有参赛队参赛费用(食、宿、行)自理,海选赛每队补助 500 元,总决赛每队补助 1000 元。
(二)各海选赛区进入总决赛队伍名额根据海选赛区参赛队伍数比例入选,具体入选总决赛名额待五个海选赛区赛事全部结束后,由组委会再另行确定。
(三)各赛区根据开赛时间,提前安排人员开具内部结算票据到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拨付赛事补助经费。
十二、组委会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855-6227498
联系人:徐老师15186898878 杨老师18084503772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的民间合唱音乐,优美的旋律,与协调和声的完美结合,形成独特风格的民间自然复调音乐,高雅动听,激情感人,被誉“天籁之音”的音乐,是世界民间音乐艺术的一朵奇葩。2009年12月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