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锦屏县丁达村:建设特色乡村 留住美丽乡愁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05-18 16:10:58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四周环山,生态优美,宽敞整洁的小康路牵连万家,一座座小洋房错落有致。走进锦屏县启蒙镇丁达村,一幅“天蓝、山绿、水清、地净”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新建的村文化广场

  丁达村是一个侗族村寨,全村土地面积21300亩,林地面积15736.5亩,辖6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348户13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4户528人,贫困发生率38.2055%。现在,如何铆足干劲战胜贫困?如何建设特色乡村?是摆在丁达村面前最难啃下的“硬骨头”。


新建的丁达村委会办公楼

  整治环境 让乡村越来越美

  “龙章泽刚担任支书时,寨子里脏水横流、遍地垃圾,进村来的路坑坑洼洼,房前屋后的卫生也特别差。现在,寨子天天打扫,角落里靓丽升级了,村里的环境卫生也比以前干净多了”。近日,村民吴谋望谈起人居环境整治的好处满怀感慨地说。


丁达村人居环境大整治群众认可度大提升现场会

  为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丁达村以“四定工作法”为攻略,以人居环境为主线,始终贯穿于脱贫攻坚各环节、全过程,高效推动脱贫攻坚实现“五提升”。主要做法:一是定时间,奏好人居环境曲;二是定网格,划好环境卫生责任田;三是定任务,打好环境整治攻坚战;四是定机制,推进人居环境常态化。


丁达村休闲广场

  据统计,2019年6月份以来,丁达村已动员拆除占用河道粮仓5栋,拆除废弃楼房2栋,拆除旱厕118间,清除乱搭乱建猪牛圈及柴棚146个,重点整治柴草乱堆乱放184处,治理坑塘11个,编围栏1000余米,清理河道1600余米,实现路边、地边、田边、林边、屋边、水边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真正做到了“三净三齐三美”,同时也让丁达走上了美丽乡村的康庄大道。


丁达村卫生室

  主导产业 让乡村全面振兴

  “家中上有老人下有小,腾不出时间外出务工,收入来源相当吃紧,去年在村两委的带动下,来到油茶基地干活,每天120元的收入,收入稳定还领现金。”贫困户龙春英信心满满地说。


丁达村高孟千亩油茶基地

  针对丁达村产业小、散、弱的情况,丁达村按照启蒙镇“一轴两翼一区”产业发展布局,对标“五步工作法”和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逐步打开了产业发展瓶颈。

  “过去的林业,以传统造林为主,整体效益低、增长慢、周期长,村里发展始终找不到主导产业”。龙章泽支书介绍说,2019年,通过“三变资金”流转土地的方式,将集体土地1369.9亩流转给金森林投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山油茶产业,同时套种中药材,每年获得土地流转资金10万余元,发放劳务费150万余元,惠及全村民众。如今,初步建成的山油茶种植基地,为村民真真正正带来了“真金白银”。


丁达村正在升级的小康路

  不仅如此,丁达村还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自筹资金和使用“特惠贷”入股的方式,带领村民抱团发展肉牛养殖,同时成立了村级背景下的兴达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让一个贫困村从默默无闻,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村,并日益兴旺,直接带动村民增收。“发展肉牛养殖,加上固定分红与效益分红,去年我们每户增收1000元左右,村级集体直接增加了54988元,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实现劳务增收”。合作社股民龙立杰说。


丁达村宣传标语

  驻村第一书记吴西堂接着有底气地介绍说:“丁达村依托山中低山的资源禀赋,发展多种产业,拓宽增收路子,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同时,家家有增收门路,人人有脱贫路劲”。


兴达畜牧肉牛养殖场

  天籁嘎溜 让乡村留住乡愁

  村寨整洁干净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小康梦想也将要实现了。农闲时,妇女们组成三五支歌舞队来到文化休闲广场,唱着原生态的侗族大歌,跟着学歌、教歌、赛歌的人络绎不绝,小孩们在一旁追逐嬉闹,还有一些老人到风雨桥下象棋,置身于田园侗乡美景之中。“脱贫致富了,我们精神文化也提高了,姐妹们白天忙活,晚上唱歌跳舞,人们的生活也提高了”村民何红莲笑逐颜开地说道。


丁达村三变资金入股锦屏县金森林投资有限公司扶贫项目会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籁嘎溜”侗歌传承中,丁达村既传承文化,又与时俱进,还增进村民之间的感情,村民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据悉,“嘎溜”是启蒙多声部侗族大歌的一个种类,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歌声高低分层次混合,歌声起伏中,宛如清泉徐徐而来,又如江河怒吼而去,像微风摇曳的小草,又像顶天立地的苍莽大树,余音萦绕,引人无限,物我两忘。


丁达村齐心协力拆除旧棚

  2015年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以2018年荣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杨春云为代表的锦屏嘎溜文化艺术团多次代表县委县政府到广州、深圳、北京等地演唱,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好评。


丁达村副指挥长、村党支部书记龙章泽和网格员给卫生文明家庭授旗

  “‘嘎溜’侗歌是用原生态侗语创作并传唱的民间文学作品,伴随着侗族的产生、繁衍、发展而逐步丰富,我们要呵护乡村文化遗产,留住美丽乡愁”。提起侗族大歌,丁达人民都有着更为鲜明的文化记忆。


丁达村寨口

  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发展、到留住乡愁,丁达村正在以一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而稳步前行着……(杨 波)

责任编辑:叶敏【收藏】
上一篇:锦屏县:就业“薪”动力 斩断“贫困根”
下一篇:锦屏钟灵乡:辣椒种出“火红”生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