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在2018年3月,被申请方贵州省黄平县甲生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生态公司)利用当地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种植产业的契机,到黄平县上塘镇白岩村与当地孙某等36户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协议,承租36户村民的土地开展种植产业,但自签订合同后,被申请方甲生态公司只给付了一年的土地流转价款,此后连续两年内便一直没有按约来给付剩余款项,并且甲生态公司实际租用的土地面积与合同约定有出入,孙某等36户村民多次向甲生态公司催讨和协商未果。无奈之下,2020年5月孙某等36户村民将其诉至黄平县法院,黄平县法院立案庭收到案件后,经过法官的分析和研判,秉承利民便民、减少诉累的原则,向申请人建议可以通过诉前调解方式先行调解解决。在当事人同意下,将案件转至驻法院特邀调解员唐松垣处,经过调解员一天的努力,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双方之前签订的合同继续履行,被申请人方当场支付拖欠的租金,并将遗漏实际租用的土地按照实际丈量的面积补交租金,列入流转合同。至此历时两年之久的群体纠纷,经过一天的调解得以圆满化解。
诉前调解作为黄平法院多元解纷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及时化解纠纷,缓和了诉讼活动中双方的对抗性,促使其理性、平和地解决纠纷,同时也能够有效缓解当事人诉累,节省司法资源。仅2019年10月诉前调解委员会驻法院工作站在诉讼服务中心开展工作以来,就调解案件91件,调解成功87件,调成率为95.6 %,调解涉及金额3770万余元,其中处理涉脱贫攻坚项目系列纠纷、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