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黄平:修好一条公路,带动一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06-04 12:25:2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刚铺好沥青的极贫乡镇连线改扩建公路从谷陇镇山坪村穿过,线形优美,蜿蜒伸向县城,在雨后的清晨显得格外滑顺,犹如卧龙腾飞,张驰有力。

  公路边上的山顶,白墙红瓦的贵州七环集团公司猪舍错落有致分布在邻近的几个山头,规模宏大,十分耀眼,彰显脱贫攻坚的担当能力。

  公路旁的“贵水黔鱼”生态立体养殖基地,刚插好秧的连片水田微波荡漾,一片生机。田坎上,村民吴巫宝满怀希望往田里抛洒猪粪喂鱼,期待实现自己的“致富梦”。

“贵水黔鱼”生态立体养殖基地

  穿村而过的沥青公路是黄平县即将完工的极贫乡镇谷陇到县城二级公路交通连线,重点打破制约谷陇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让极贫乡镇“黔货出山”更加流畅,助力脱贫攻坚。

  山坪村是黄平县谷陇镇的深度贫困村,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7户961人,贫困发生率为30%。近年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力度加大,全村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通村公路、通组路全部完成,极贫乡镇交通连线谷陇到县城贯通全村,交通优势逐渐凸显出来。

  公路的畅通,促进了山坪村产业的发展,山顶上的成排红色猪舍便是成功引进贵州七环集团公司年出栏20万头生猪项目。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设10个合作社养殖小区,猪舍49栋,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公司项目打造全产业链,从生猪的“饲料生产—种猪繁育—直接育肥—生猪加工—冷链物流—市场直销”七个环节封闭运行,一条龙服务。项目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进行利益联结,对全村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达到户户有增收项目。

白墙红瓦的贵州七环集团公司猪舍

  抛洒猪粪喂鱼村民吴巫宝高兴的告诉我们说:“去年公司利益联结,她家分得1000元,抛洒喂鱼的猪粪也是从公司抬来的。”

  据了解,贵州七环集团公司年出栏20万头生猪项目重点保障山坪村外,还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养猪产业模式,对谷陇镇其它相关村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公司计划建立产业扶贫基金,每年投入100万元,解决100户“两无贫困户”每年每户稳定收益1万元。同时从产业联动的绩效考核中提取100万元,解决10个关联的贫困村集体每年收益10万元。在此基础上,公司投资“圈舍、猪苗、饲料、药品、技术”,成立10个合作社,实行全代养,每个合作社带动80户贫困户,预计每户收入3万元。整个项目运行后,从产业工人到合作社能够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实现“一年脱贫、二年致富”的目标。

  山坪村民吴巫宝一边抛洒猪粪喂鱼,一边兴致勃勃和我们聊起稻田生态立体养殖的效益:“田里不光喂鱼,还养有田螺,一亩稻田大概产出50斤鱼,收入1500元,能捡田螺1000多斤,至少有1500元进帐,水稻咋个也有1000元,加起来应该4000多元吧”。

  谷陇到县城二级公路的交通连线建好后,山坪村到谷陇十来公里,到县城也十来公里,二十分钟的路程,交通的便捷对村里的农货销售相当有利。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单位省水投集团充分利用山坪村的交通优势,支持村民连片发展稻田生态立体养殖,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公路边上的白芨基地

  吴巫宝的稻田不远就是山坪村委会。在村委会办公室,省水投集团选派驻村任第一书记潘家伟介绍:交通畅百业旺,贵州七环集团公司年出栏20万头生猪项目落户我村后,带动养殖业的发展,我们利用猪粪来喂鱼,按照“合作社+村委会+贫困户”的模式,建设“贵水黔鱼”生态立体养殖基地,实施200亩“猪-稻-鱼-螺”项目,山上养生猪,田里栽水稻,水中放田鱼,泥面养田螺,猪粪喂鱼,鱼粪螺吃,螺粪改善土壤,为水稻提供肥力,四位一体,互相依存,同生共长,构成良性立体生态循环链。

  潘家伟和笔者算起一笔经济账:“200亩的稻田养鱼,最少产出10000斤成品稻花鱼,按照目前市场价30元一斤计算,预计可以为山坪村带来约30万元的收益。一亩田能产田螺1000多斤,合作社按保底价2元一斤收购,亩纯利润也在1500元以上,200亩仅销售新鲜田螺收入就不下30余万元。水稻常规亩产值1000元,有20余万元,项目增长点为鱼和螺,预计60万元。”。

青塘村的烤烟基地

  “这些产业的兴起,致富的项目,得益于交通的便捷”。交谈中,潘家伟道出了真谛,也验证了“要想富、先修路”的民间谚语。修好一条公路,带动一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这是贵州省黄平县交通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黄平县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来抓,先后完成了S204黄平至旧州的城市主干道改造,实现了建制村通村水泥(沥青)路建设目标,农村“组组通”公路全覆盖,极贫乡镇谷陇至县城二级公路的交通连线即将完工,县乡道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全面启动。目前,全县公路里程达2617.026公里,其中:国省道348.595公里、县乡道785.953公里、村组道1482.478公里。一级公路25公里、二级公路34.174公里、三级公路49.873公里、四级公路2487.979公里、等外级公路20公里,全县公路路网密度1.569公里/万平方公里。

长龙弯的产业公路

  随着贵州“县县通高速”、农村公路建设“三年大会战”、农村“组组通”公路、县乡道路面改善提升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如今的黄平:“内通外联”交通网络逐渐形成,公路两旁合理摆布脱贫攻坚项目,产业公路延伸到村到点,大山打开了“致富窗口”,平坦的公路上“黔货出山”车辆跑得欢,群众信心满满阔步奔小康。(潘胜天、潘昌成)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黄平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5.25护肤日”宣传活动
下一篇:黄平5岁男孩掉入河里,四人合力营救,结局……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