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羊桥乡祝坝村的香葱基地是育苗基地,规划种植面积700亩,由思旸镇党委政府和羊桥乡党委政府共同组织实施。
“我们思旸镇党委政府和羊桥乡党委政府共组织了党员干部群众共28支作战队180余人开展今天的栽葱活动,我们争取在3月初完成这700亩的香葱移栽任务,确保四月底能够采收第一批香葱。”思旸镇扶贫工作站负责人 杨林说,由于受疫情影响,香葱移栽工作延后了20多天,目前,思旸镇和羊桥土家族乡正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带头下地抢春耕,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确保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据了解,香葱产业是一个短、平、快的项目,一年最多采收四次,四季都能增收,发展前景可观。通过引进市场主体,在全县率先示范发展香葱产业,目前,思旸镇已打通了香葱产业的市场销路,并积累了种植管理经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扎实推进全县 200 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全县的低效作物种植面积,提升农业产业经济价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思旸镇和羊桥土家族乡紧紧围绕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聚焦两地资源优势,探索实施了“异地置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农业发展新路。
“2018年,思旸镇探索发展了800亩的香葱种植,总体上实现了亩产过万元的收入。通过发展香葱种植,思旸镇积累了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且有市场销路保障,而羊桥这里有良好的坝区,又有丰富的劳动力。”岑巩县委常委、思旸镇党委书记杨柏森说,思旸与羊桥两地通过资源整合融合,两地携手在羊桥建立的这个香葱育苗基地,也是全县的一个香葱育苗标准化示范基地,有助于推进全县的香葱产业发展。
技术有支撑,销路有保障,产业见效快。香葱产业在羊桥乡祝坝村坝区实施后,坝区的生产力得到较大解放和发展,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出率明显提升,有效激活了农业经济活力,同时还解决了老百姓就近就业需求。 家在羊桥乡祝坝村的金仙凤把自家1亩多土地以每年每亩500元的租金流转给公司发展香葱产业,自己又到坝区香葱基地务工,实现了一地双收,“我们栽了6天葱了,80元一天,到这里务工离家近,可以赚钱零花钱。”
“羊桥祝坝坝区的香葱产业,覆盖了羊桥乡贫困户100户286人,预计户均增收600元,并能够解决坝区附近群众每天60人的就业问题。”羊桥土家族乡乡长杨柳青说。
据了解,羊桥乡祝坝村的香葱种植基地,还以“政府+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利益联结贫困户300户708人,在帮助他们长效持续稳定增收的同时,也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实现优化和提质增效。(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杨艺、周燕)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