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岑巩:林下“蜂”生水起 酿就“甜蜜”生活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02-21 12:31:0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近日天气晴好,记者来到岑巩平庄镇沁园养殖场里,只见负责人聂权正在一箱一箱的认真查看蜜蜂春繁情况。一个个蜂箱整齐地排列在他家附近树林里,偶尔从蜂箱中飞出几只小蜜蜂,围绕着蜂箱“嗡嗡嗡”的来回飞舞。

  “这箱蜂春繁是繁的相当好的,估计到油菜花结束的时候,这箱蜂子可以分到5箱。而且中间的粉也特别充足,下面的仔脾也很丰富。”聂权说。

  为着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岑巩县各乡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积极做好林下养蜂这一特色产业发展工作。

  “目前这疫情对我们这个产业的影响不是很大,蜜蜂的春繁工作都进行的很顺利,我今年计划养200箱。”聂权说。

  一年之际在于春。在疫情非常时期,既要做好疫情防护,也要做好迎接蜜蜂分蜂期的准备工作,蜂箱、蜂框、饲料,这些是蜜蜂到分蜂期时的必需品,看着长势喜人的蜜蜂,聂权对今年的养蜂产业充满了信心。

  因为林下养蜂无污染、不占耕地、不耗粮食,而且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越来越受到当地群众青睐。为了抱团发展,该县还成立了养蜂协会,聂权作为养蜂协会的会长,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都会通过微信聊天、微信视频等方式和蜂农们一起交流蜜蜂春繁技术,让蜜蜂的春繁工作顺利完成。

  袁治敏就是协会的一员。在羊桥乡的二敏中蜂场里,袁治敏和爱人正忙着清理蜂箱垃圾、查看蜜蜂春繁情况,看着密密麻麻的蜂群,夫妇俩满是欣喜。

  由于腿脚不便,袁治敏一直没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直到2017年接触蜜蜂产业后,他发现蜜蜂产业不仅发展空间大,而且市场前景还特别好,主要是不需要较强体力,初尝甜头的他从最初的6箱发展到现在的150多箱,从此开启了他甜蜜事业的新篇章。

  “养蜂对我们残疾人来讲绝对是一个量身订制的产业,节约劳动力,对周围的环境没有污染。去年我一箱产量差不多达到10斤左右,为保证蜜的质量,蜂箱我放得散,我放了6个自然寨,23个点。” 袁治敏说。

  “成立养蜂协会的初衷就是合理利用我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将这份甜蜜的事业做大做强,让农民富起来,让乡村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同时也达到了蜜蜂统购、统防和统销的目的。”袁治敏说,他们30人组了一个班,组建了一个养蜂群,现在养蜂协会已经有60多人参加了,据他们统计,目前协会已发展有7000多箱,2020年,他们计划突破16000箱。

  近年来,岑巩县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在发展林药、林禽、林菌等林下种养业之后,因势利导,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发展林下养蜂产业,帮助蜂农带来学得到、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促进农民增收。2020年,该县将发展林下养蜂10000箱以上,形成以现有的蜜源集中地、森林保护区、养殖基础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县林下经济养蜂发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黄燕、沈启照、吴实君)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岑巩县水尾镇:“123”模式筑牢疫情防护网
下一篇:事发岑巩:推倒鸡棚、挖坏鱼塘、砸毁伙房、偏房,这是多大仇怨?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