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6年9月28日,黔东南州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黄平旧州举办,一个全新的旧州古镇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时至今日,旧州古镇的情况如何呢?
1月14日,由人民网、中新社、腾讯、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赴旧州古镇采访。在参观了红二六军团司令部、五洋生态园、天后宫等处所之后,各媒体记者似乎意犹未尽,感叹颇多。
大家的共同感受是:如果细细去品味,旧州是一个韵味无穷的地方。
好戏连台 台台精彩
1月14日,家住旧州古镇的张连华吃过早饭,就往仁寿宫而来。
这里已聚集了很多群众,大家聊着天,不时抬头张望着前方的舞台。
之前的一天,社区就通知说,中央民族歌剧院的老师要到旧州来演出,县里很多部门也都参加。
“仁寿宫这个舞台,好久没有人来唱戏了!”张连华说,今年70多岁的他,小时隔三差五的,就到这里看戏。
他印象最深的镜头,就是有钱人,总是坐在与戏台平起平坐的雅座上,有茶水糕点伺候。
至于看什么戏,张连华早已忘记,唯一记得的是“那种戏很古老,现在已看不到”。
上午9点,中央歌剧院带来的大戏开张,老师们一一上台,唱歌表演,也有个别老师,边唱歌边走下舞台互动。
一些观众情不自禁离席,与演员热烈拥抱。
张连华挤不进去,只和演员握了一次手。
戏不是原来的戏了,但老张觉得,还是那样的热闹。他希望,这个舞台,经常有人来表演。
“我老汉活了大半辈子,看电视感觉没那个味,如果仁寿宫有表演,我会天天来。”话说完了,张连华连抽着了几口旱烟,陷入遐想,青烟从嘴角冒出,升腾,然后慢慢散去。
黄平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回应了张连华的新期待:县里以及旧州古镇的营销部门正在对这里的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整理,在不久的将来,会好戏连台,而且台台都精彩。
除了艺术领域的大戏,还有文化、旅游上的。
有着丹寨万达小镇营运经验的贵州多彩旅途公司从去年11月1日起就接盘了旧州的整体性营销。
该公司的运营总监于万洲说,1月20日至今年3月初,旧州将借助春节,举办大型的年会,推出各种各样的年会活动。
“预计活动期间,将有30多万游客涌向旧州,这里将出现一次又一次的游客高峰。”于万洲说。
目前,各方正在为这场大戏奔走努力,在黄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多彩旅途公司分别在长沙、重庆、成都等城市举办推荐会。
与多彩旅途有合作的旅游社,也正在进行宣传营销,预计他们可以组织和影响到的游客有20万左右。
在黄平县委宣传部负责人看来,还有一场大戏的“含金量”更高,那就是通过打造飞行小镇刺激兴起的低空旅游,它对旧州旅游的影响应该是颠覆性的。
黄平县委宣传部负责人用地道的重庆话描述:坐起飞机,游览黔东南的山山水水,那是何等的惬意哟!
他的话并不是空穴来风。
据来自黄平官方的消息,目前旧州飞行小镇地盘的问题已经顺利解决,正在争取的立项。“旧州飞行小镇的建设,低空飞行旅游的形成,旧州古镇旅游更具特色,必将大放异彩。”廖永伦说。
草木深处无限风光
如果不注意,都以为这只是普通的餐馆。
位于旧州古镇东南的五洋生态园总是给人这样的“误会”。
站在生态园门前的大道上,只有餐馆最亮眼,其余的区域,都被草木掩盖。
而草木深处,还有很丰富的内容,动物园、QQ农场、苗圃园,应有尽有,餐馆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五洋生态园最初就是一个苗圃场,近几年,跟随旧州发展的步伐,它摇身一变,成为了集育苗、餐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社区。
目前,生态园的建设还在如火如荼进行,预计总投资1.5亿,已完成投资5000万,将于今年国庆节开门迎客。
其实,等不到开业,游客就已纷沓而来。
周末只要不下雨,不出差,游客杨琳都要来一趟。
去年起,她以150元的单价在生态园的QQ农场里租了几垄地。
之后便和家人一道,种起了蔬菜。
根据园方的要求,种什么蔬菜,租地者自行确定,但施肥时必须使用“农家肥”,以确保菜园子的“原生态性”。
几个星期后,第一季蔬菜喜获丰收,杨琳带着家人采摘。劳动果实的一小部分就在园区内煮食,大部分带回家。
“从外观上说,这些蔬菜长得很低调,赶不上集市上的大白菜,但是,家里人却对它们的味道赞不绝口。”杨琳说。
统计数据显示,像杨林这样,租地种菜的游客有200多位,而一垄地的价格之前是150元,现在已调整到了300元,认购之后即可栽种,蔬菜获得丰收,游客自行处理。
这200多游客,有的和杨琳原本就认识,有的因一同劳动而认识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杨琳多次通过微信朋友圈展示了劳作的场景:占地数十亩的QQ农场,活跃着很多人影,其中小孩占有相当的比例,人们有的蹲在地里,有的正在举起锄头挖土,头发竖立,热气升腾……
“QQ农场是一个比较值得去点赞的项目!”杨琳说,它就像一根风筝线,将园区与游客牵在了一起,游客去了又来,来了又去,周而复始,形成了一种人气的积累。
对五洋生态园比较看好的还有黄平旅游界:它建成投入使用,无疑会给旧州旅游吹来一股新风。
一个男人两个“家” “装”的是事业和明天
1月14日,艳阳高照,天气暖和。
孩子们放假了,返回久别的老家去看看,而吴明军则从老家回来,与孩子们在路上擦肩而过。
他是一个有“两个家”的男人,一个家,在位于旧州古镇的冷水河安置点,另一个家,在旧州镇岑坡村老鹰岩。
冷水河安置点在且兰大道旁侧,距离古镇的东城门约一公里,居住在这里的,几乎都是移民搬迁户,当地政府强力推进,已将它建成了现代化的住宅区。据称这项民生工程,当地政府耗资2.3亿。
吴明军的家在小区8号楼的二楼上,当天进屋后,他顾不得卸下头顶的上的安全帽,就搞了室内卫生,从客厅到厕所,再到厨房、卧室……
他对这个家显然很满意,117平米,包括装修在内,只花了3万元,“换是在凯里,同等条件下的住房不得五十万搞不下”!
吴明军今年36岁,身强力壮,看他的样,无法与贫困联系起来,但他确实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门头上的牌子记载了他贫困的原因:因病返贫。
情况是这样,吴明军多年来一直在外打工,家里的日子过得还行。
但近些年,他的父亲经常生病,多次入院抢救,一来二去,耗光了吴明军的积蓄。
“我本想盖新屋的,但钱花光了,所以一家人就挤在老家的土墙屋里。”吴明军说。
老父熬不过去,最终还是去了。一年后,吴明军就把家搬到了城里。
对吴明军而言,这次搬家经历,改变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更是自我思想上的一次解放。
他决定不再去打工,而是把老家的地盘利用起来养猪。当地政府为他协调了一笔贷款,建圈舍和引进了20多头能繁母猪,预计到今年五一节前后就可见效益。
……
在养殖场里忙活,旧州的新家经常浮现在吴明军的脑海里,“做梦都没想到会住进城里,而且还是在景区大门口”。
但目前,旧州的新家只能做孩子们的“安乐窝”和“避风港”,吴明军的战场,是在养殖场里。这两个家于他来说都极其重要,一个装的是事业,另一个,承载的则是明天的希望和梦想……
新闻延伸——
旧州之后还有大文章
黄平拟打造黔东南西北部景区集群
黄平旧州镇历史悠久,据史志记载已长达2300余年。春秋战国时称且兰国,与夜郎国并驾齐名。除了具有悠久的历史,这里还有宽阔的大坝,独特的地貌,丰富的物产,可谓人杰地灵。
2013年4月27日,黔东南州明确:黄平县城涵盖新州和旧州两个城区,依托S204形成城市东西的发展轴带,构成“一城两区”空间结构,并将旧州古镇作为重点景区进行开发建设。
2015年12月,黄平县委、县政府在广泛调研,认真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决定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开发旧州古镇。几年来,总计投入资金约32亿元,建成了新州到旧州城区之间的城市主干道,还实施了移民搬迁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对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旧州古城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黄平在持续打造旧州古镇的基础上,还将实施朱家山景区和舞阳湖景区的规划建设,这些景区与黄平浪洞温泉景区“汇合”,从而在黔东南西北区域形成了集历史遗存、民族文化、秘境探幽、度假休闲、低空飞行、山水风光等形态于一体的旅游景区集群。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