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黎平:4万游客涌入肇兴 与侗族同胞欢度侗年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7-12-20 00:19:45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游客
 

  本网讯 (记者 叶敏 田应龙) 12月19日,2017中国侗年暨第八届黎平·中国侗文化旅游节分会场系列活动在肇兴侗寨隆重上演。寨门迎宾、侗族歌舞表演、抬官人、打花脸、丢卣卣等活动,让近4万名游客和当地侗族群众陶醉在浓浓的侗年氛围中。
 



抬官人
 

  寨门迎宾是侗年少不了的习俗,肇兴侗寨也不例外。当天身着节日盛装的侗族青年吹着芦笙,唱着侗族大歌,用一道拦门酒喜迎远方贵宾,只有品完美酒,听完动听的侗族大歌,你才可以真正走进侗寨。为烘托侗年的热闹气氛,肇兴侗寨设了三场歌舞表演。有侗族大歌、侗戏、侗族迁徙历史、侗族武术等。为游客呈现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
 







抬官人
 

  当天最热闹还数抬官人活动。只见“官人”们安然地坐在轿上,轿后面跟有“随从”多人。“随从”们的化妆,奇形怪状,有赤膊露体,有衣衫褴褛,有脸抹锅烟、石灰,有身画青龙白虎,有饰兵匪乞丐,有饰妖魔鬼怪、不男不女、非僧非道的。那离奇古怪的扮相,滑稽可笑的动作,博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捧腹大笑。
 







打花脸

  “抬官人”行进途中,常有“良民百姓”放鞭炮、吹芦笙、斟茶送水迎接,“官人”饮茶完毕,即赠红包礼金以表答谢;亦有“喽啰”拦路,强索“买路钱”和“呆儿傻女”乞讨“压岁钱”等,“官人”都得赠礼品打发他们,并可与他们笑闹纠缠一番。“官人”途经之地,遇到最多的还是“姑娘拦路”,她们以歌兰路,智取“官人囊中之物,而姑娘们每唱完一首歌,“官人”都要将钱递出,但“官人”施钱却并不草率,凭着歌曲将钱一点一点地送出,这样可以考验姑娘们有多少歌及她们的应变能力,以增添整个活动的欢乐气氛。
 




 

  据了解,“抬官人”侗语称“掂宁蒙”。这是肇兴侗族村寨最隆重的民俗活动之一,形式奇特,表演夸张、有趣,具有浓郁的戏剧色彩及民族特色,已经传承了300多年,备受群众的喜爱。过去,侗寨里的“抬官人”多为村寨之间集体做客活动的一项有趣内容,通过夸张的表演,再现本族古代社会生产、生活场景与画卷,对后人传承有关历史、民俗等知识,表达友谊、互敬、同乐、和谐之意。现在的“抬官人”活动已经运用到了一些重大的节日活动上,成为其他节日活动一段有趣的插曲,往往能把节日气氛提升到高潮,成为娱乐狂欢无可替代的内容。
 





丢卣卣
 

  当天,肇兴独具特色和魅力的丢卣卣活动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丢卣卣活动是过去侗族青年男子会蒙着脸去到曾经心仪却已结婚的女子家门口,将卣卣里装上一些糖果丢进女子家里,以表示曾经对该女子的爱慕以及不能与之结合的遗憾。 女子家就将卣卣里的糖果倒出来,盛上乌米饭递给门外的男子,同时趁机摘下男子的蒙面巾,往该男子脸上抹上锅烟灰(打花脸),算是回礼。如今,丢卣卣已经演变为一种全民娱乐的活动,不再局限于青年男子,所有人都能参与到其中,以至于到最后无论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走在河边、街巷,看见人就抹锅烟灰,全寨男女老少、商家、游客一起狂欢,整个寨子融进了一片沸腾之中。

 

责任编辑:田应龙【收藏】
上一篇:黎平:10288人同唱一首歌 被写入《基尼斯纪录大全》
下一篇:黎平:23日至25日举办第三届侗乡特色美食大赛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