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黎平:罗里乡“重拳”打造脱贫攻坚“四张名片”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7-05-31 12:06:4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一是打造“领头党建”名片。按照“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思路,严格“一好两有两强”标准,选好配强10个村58名村级党组织队伍,大力实施“金种子”带富计划, 2017年已培育农村发展“领头雁”33人,发展“金种子”38个,在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达11家,各类种植产业面积1.17万亩,规模养殖基地10多个。2016年减少贫困人口253户972人,实现2个后进村全部整顿转化;在2016年创建“互联网+党建”示范村1个基础上,今年计划创建5个,创建覆盖率将达50%以上,创建党建扶贫示范村2个。

  二是打造“地域文化”名片。按照“文化引领”和“大旅游”发展战略,依托罗里千年古州、土司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文化资源禀赋,成立罗里乡土司文化研究会,组织业界文化学者开展深入交流和研讨,借助罗里清水江“木商文化”遗迹,加大收集整理木商“木排”文化、民间民歌和历史遗址、传说等要素,加大历史地域文化收集整理编制工作,挖掘历史记忆和留住“乡愁”。同时,依托三板溪平信库区、墨门山库区自然山水风光,打造平地、地郎、归友集休闲、垂钓、娱乐、度假、康养旅游度假区,目前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山庄3家,三年内预计将达5家。

  三是打造“带富产业”名片。围绕“脱贫攻坚”战略,以“产业助脱贫”为抓手,以“一种两养”为主打产业,发展壮大“两茶一药”产业,已发展白茶6600亩、油茶1500亩,种植茯苓2000亩,发展石斛基地300亩,种植茯苓面积1600亩,培植茯苓30000窖。以“罗里小河生态产业园”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和贫困户种植无公害绿色蔬菜360余亩,今年已实现部分农产品在黎平“百村集市”成功上线销售,与临近乡镇学校食堂签订食材长期购销合同。在黄牛养殖方面,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通过建立种植牧草+养牛+培植牛粪菌“产业链”模式,以八卦养牛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出售牧草、肉牛、牛粪、牛粪菌的“四种收入”。除八卦村外,引导各村推进养牛规模化、产业化,目前在高林遂村、罗里村、归友村、地郎村已发展50头以上养牛场4个,带动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6家,在群众养殖意愿较高的高更村、归友村,通过项目扶持参与贫困户162户,养牛规模总数突破600头,种植牧草300亩,通过产业辐射带动周边村群众临时就业170余人。

  四是打造“靓丽环境”名片。围绕“多彩贵州,文明创建”目标,以中央环保督查为契机,大力开展“清洁风暴”整治行动,抢抓八卦养殖基地被列入全县2017年项目观摩点机遇,加大上龙、八卦村环境综合治理、狠抓县乡道路沿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仅今年,共发放宣传品、宣传单500余份,参与清理卫生整治3000余人次,疏通、清洁污水沟60多条,清理占道搭建建筑物、摊点20户、清运垃圾9吨,通过整治促进罗里大地方“颜值”更高、生态更美、空气更鲜。(罗里乡 杨胜泽)

责任编辑:田应龙【收藏】
上一篇:4岁顽童被轿车咬手 消防破拆解救(图)
下一篇:孟彦镇:创新扶贫新模式 惠及贫困户20户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