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黎平:“南网菜园”种下“舒心菜”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11-12 09:28:3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11月8日正值周末,在黔东南州黎平县水口镇的街上,身着蓝色工作服、扛锄头拿镰刀的供电所员工成了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线。沿街的老百姓纷纷感到奇怪,这帮搞抢修的供电所员工是要去干嘛呢?

  “我们这是去对面田里面种菜。”有些老人家认识水口供电所陆鑫所长,好奇地问陆所长,陆所长笑盈盈地解答。

  种菜?为什么要种菜哦?电力抢修技术倒是没得说,种菜他们行吗?

  “怎么不行,我们一直在吃自己种的菜。”面对大家的疑惑,陆所长慢慢给大家讲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黎平县水口镇离县城较远,以前没通高速的时候,要三四个小时的车程,现在通了高速也要一个多小时,从县里买菜极不方便,当地老百姓都是自己种菜自己吃,很少有拿出来卖的,对于供电所的员工来说,有时候想吃新鲜蔬菜也成为一种奢望。有一次所里开会,有员工提出为什么不自己种菜呢,大家都觉得好,说干就干,就这样,所里所外,凡是有空土的地方,花坛、马路边角都种上了蔬菜,没空地破锅烂盆装上土也可以栽上那么一丛小葱和蒜苗。

  “今年有老乡收完谷子,把他家一块一亩多大的闲田让我们暂时种一两年,这不,我们有更多的地来种菜了。因为我们都是南网人嘛,所以我们把这块菜地起名叫做‘南网菜园’。”说到有更宽的地,陆所长的眼睛笑成了豌豆角。

  “哈哈,供电所员工对待我们都很好,平时有什么事,一个电话他们就来了,看到他们卡卡角角都种了菜,我的田反正空着也是空着,我就送给他们种一段时间,其实没什么。”面对供电所员工的感谢,老乡潘兴华害羞地说到。

  有了这块“南网菜园”,水口所的员工们十分珍惜,他们把菜园分成三个责任地,营业班、配电班和所办各负责一块责任地,看看谁把菜地照顾得更好,谁的菜地种出来的更多。

  “所长,多栽一点蒜啊,炒菜可香了。”

  “杨涛,你过来休息下,我来挖下土。”

  “小姚,排水沟挖深一点,秋天雨季要来了,水多了菜长不好。”

  “这块菜地可以为我们节约好多买菜钱。”

  “吃自己种的菜最香。”

  在“南网菜园”,笔者看到,虽然天气有点冷,但是水口供电所的员工们激情都很高,脱掉了鞋子,挽起了袖子,砍草的砍草,挖地的挖地,干得热火朝天,整个山谷回荡着大家的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大块地种上了萝卜、蒜苗和白菜。

  “我们所有员工18人,负责水口镇、雷洞乡4.4万人口的供电服务,平时大家工作忙回来之后,想吃一顿新鲜蔬菜。‘南网菜园’不仅仅是解决了我们的吃菜问题,更主要是通过周末、工作业余时间在‘南网菜园’种菜这个过程,增加了员工们的感情,陶冶了大家热爱劳动的情操,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陆所长告诉记者。

  对于种菜,“单身汉”何海还很开心地告诉笔者他的一个小秘密:“‘南网菜园’特别好,我家在铜仁,一去一回都要24小时车程,工作之余不抢修一个人真不知道干嘛,现在有了‘南网菜园’,大家周末有事干了,一起种菜很快乐,这里就是我的家!”(蔡兴文 林世祯)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央视“心连心”走进黎平革命老区(图)
下一篇:黎平借势起跳打造“侗乡之都”大品牌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