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黎平历史文书抢救保护实现“三突破”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4-23 16:20:08  来源:  

  黎平历史文书是我省两大历史文书之一,也是我国继故宫博物院清代文献和安徽“微州文书”后第三大珍贵文献,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社会和经济价值。近年来,该县多渠道、强举措积极抓好历史文书抢救与保护工作,从抢救保护数量、质量和速度上在黔东南州创三项第一。

  一是数量多。充分挖掘历史资源,通过制定科学抢救保护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实施领导牵头带队和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等,抢救保护历史文书46000余份,数量位居全州第一,为研究少数民族特别是苗、侗族人民生活提供详实资料。

  二是质量高。创新抢救保护措施,通过将图片与目录实行挂接等,多渠道抓好抢救保护工作,实现抢救保护历史文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同时对收集进馆的历史文书资料定期做好杀虫、去湿处理,确保各类历史资料得到有效保护。截止目前,共复印各类历史文书72372余份,整理成册752册,向群众返还复印件733余册,修裱3.7万份,目录录入24389条,扫描图片10560余幅。

  三是速度快。自启动历史文书抢救与保护工作以来,该县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自2007年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全力开展国家重点档案黎平历史文书抢救保护工作,目前已抢救保护历史文书40000万余份、历史碑文拓件120余份,抢救保护增速度35%以上,确保契约、字据、帐簿、文告、碑刻、婚书、执照、家谱、古歌抄本等各种珍贵历史文书得以及时抢救和完整保存。(杨胜泽)

责任编辑:陶明霞【收藏】
上一篇:黎平县2013年第二批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29名
下一篇:雅安:黎平53万同胞站在你身后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