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雷山苗族文化旅游推动县域经济引擎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9-11 14:47:4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端起醇香的米酒,喜迎远方的客人……”9月11日,在世界第一苗寨西江千户苗寨,一台古朴浓郁的原生态苗族歌舞剧,令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游客醉美苗寨。

  截止8月底,该县接待旅游人数333.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98亿元。

  雷公山腹地,云雾深山,美如仙境。但长期以来,这里的苗族同胞们守着青山绿水,却脱不了“贫困”帽。为脱贫致富,有的群众曾不惜伐木毁林。1998年,“天保”工程实施后,断了雷山“财路”,经济发展面临转型,摆在雷山县委、政府决策层的桌案上。

  素有“苗疆圣地”的雷山,有1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个项目入选省级保护名录,30个民族村寨列入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可以说雷山人民守着文化“富矿”过着艰苦的日子。从2001年开始,雷山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大力实施“旅游强县”战略,设立1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集中力量主攻旅游产业发展,“一山两寨一线”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发展旅游首当其冲就是要让外界知道雷山,雷山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苗年文化周活动,诚邀八方宾鹏聚集雷山,共享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盛宴。雷山犹如婀娜多姿的苗族少女走出大山迈向世界的舞台,深爱外界的喜爱和认可,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成了“天下谁人不识君”。

  特别是在2008年,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千户苗寨召开,极大地改善了雷山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了民族文化内涵,成功地把西江苗寨打造4A级景区,西江景区成为引领了雷公山原生态苗族文化产业集聚圈的核心区和“火车头”。2011年,该县接待游客353.25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20.3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1.57%和214.39%。

  思路一变天地宽。当下,雷山以“全国旅游名县”为目标,围绕“世界苗族文化展示中心”品牌,着力打造原生态避暑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新引擎,呈现出“现代农业围绕旅游提升,新型工业支撑做强旅游,特色城镇推出旅游亮点”良好格局。

  作为“富民产业”的旅游业,加快了山区群众的脱贫步伐。雷山旅游通过“吃、住、行、娱、购、游”提供了数3.2万个直接和间接岗位,带动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2011年,雷山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位居黔东南州第一,而旅游业立下首功。旅游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雷山的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28:21:51调整为2011年的25.4:23.4:51.2,第三产业依然领跑第一、第二产业。

  国发2号文件给雷山文化旅游发展送来了“尚方宝剑”,如何舞好宝剑?雷山做足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这篇文章,以西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雷公山精品景区为龙头,加快雷公山文化旅游环线建设,把雷山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旅的苗疆走廊圣地。(潘国雄)


责任编辑:yangyi【收藏】
上一篇:雷山县:对校车安全进行专项整治
下一篇:雷山县四措施抓好2012年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