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上海学子与黎平的孩子们同“Flying Wings”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7-22 09:19:5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用青春托起朝阳,用汗水浇灌梦想”——这是来自上海理工大学能动学院本科2010级党支部同学们在贵州黎平侗族地区三龙小学开展公益支教项目的行动理念。“Flying Wings”是这支由大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组建的支教队名字,它寓意此次在黎平县三龙小学首次开办的为期一个月暑期学校,将汇聚全体25名支教队员的力量,与山里的孩子一同展翅翱翔在理想的天空,共同点燃未来的梦想。虽然这汇聚的力量尚显微薄,但上海学子誓将这样的爱真诚地传递出去,传承下去。

    在得到贵州黎平县九龙村村委会和三龙小学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下,7月5日,这支由上海学生党员组成的支教队完成了为期四个月的支教资格培训,经历了24小时的火车、8小时的长途汽车,日夜兼程、离沪抵黔,终于在三龙小学开办暑期学校,成功招生开学!

 
招生如火如荼 开学典礼隆重

    7月7日,支教队如期赶上三龙小学的散学典礼,在黄元智校长为支教活动进行大力宣传后,支教队向全体师生做了开办暑期学校的目的和课程介绍,并向学校贫困学生捐助了100套夏季衣物。中午,支教队员有幸赶上三龙侗族大歌合唱队的表演。在动听的歌声中,队员们开始了暑期学校开班的准备工作:打扫教室、招收学生。7月8日,期盼参加暑期学校的当地孩子纷纷前来报名,相告相约,人数日益增多:7月9日招生人数已达100名,7月11日达180名,7月13日开学典礼时达240名,截至7月21日暑期学校正式开班两周后,学生已达300名,他们分别来自三龙地区各村的小学生和中学生。

    开学典礼在党旗之下,国歌声中隆重开始,三龙小学所在的九龙村村长吴明安代表村镇对支教队表达了欢迎与感谢。吴老师代表三龙小学感谢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支教队,为他们的村子带来了新鲜的气息,注入新的活力,为孩子们带来了新的知识。随后,队长张龙代表支教队表明了决心要尽心尽力为孩子们做实事的愿望。最后,三龙小学的同学们和支教队员们为在场的所有人带来了极具特色的表演,气氛轻松欢快,欢声笑语之中,一个多小时的开学典礼拉下帷幕。


如火如荼的招生现场与开学典礼

开班教学井然 课程内容丰富

    为了使孩子们更加有效率的学习,队员们按照学生年龄划分了8个班,并由支教队员担任正副班主任,暑期学校有专门的授课时间和作息规律。在教学之中,支教队还根据当地教学进度,提前备课,安排了各门课程的丰富教学内容,包含诗歌朗读、数学、历史、自然科学、武术、音乐等等,并运用音频、影像、团辅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十分认真地听讲,细致的完成支教队员下达的任务,教学计划得到顺利执行。值得一提的是两名当地的高中生也闻讯赶来暑期学校听课,队员们了解情况之后,为其单独开辟一间教室,用以单独辅导功课。


教学秩序井然教学内容丰富

 生活艰苦 师生情浓

    支教队员们吃住都在小学内,当地经常断水断电,有时几日无法洗澡,喝水也需从远处提回,面对第一次为期一个月做老师授课,每一个支教队员都不同程度的喉咙痛,胖大海和润喉片成为案头常景。条件艰苦,但是队员们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时刻准备接受最辛苦的生活环境。打扫卫生,从寝室到教室,再到办公室;第一次烧火做饭,齐心协力,劈柴、烧火、切菜、煮饭、洗碗、刷锅,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这些工作有的是在孩子们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比如烧火做大锅饭,这使支教队员们收获不小,增加了生活经验。课余饭后,孩子们在娱乐活动之中,纯真的天性充分体现出来,与队员们的感情日益浓厚,纷纷赠送自己动手做的小礼品给支教队员。当地的孩子以及家长会体贴地给支教队送来蔬菜瓜果和自家制的冻凉粉,一次次惊喜让支教队员们只有更尽心的上课才得以回报。考虑到本次活动的公益性以及当地的经济条件,支教队将这些送来的蔬菜瓜果按照市场价一笔一笔都记在本子上,打算离开时纷纷把钱送回孩子家长。一个孩子对支教队员说:“哥哥,开学典礼我来了,可我不想参加最后的文艺汇演,因为我怕,怕你们离开。”是否,每一次大学生支教都会对孩子们造成这样来自善意的伤害呢?支教队员们也在思考如何能做得更好。


艰苦的生活浓厚的师生情


奔走呼吁 关注基础教育

    每天暑期学校课程结束后,支教队员们都会送孩子们回家,行走在泥泞的小道上,欢声一片,支教队在深入村子,深入当地孩子家中时,调研当地基础教育情况。在与学校和村委会沟通时,得知当地基础教育软硬件资源仍十分贫乏,三龙小学虽已是当地相对条件较好的学校,但校舍已多年失修破败,唯一一样针对学生可用的教学设备就是台电视机。目前,支教队员们正通过自己的方式统计学校损坏桌椅和所需维修的名目,并通过建立支教博客和微博发布支教动态的方法,提供调研数据,向社会诸多公益基金提供资助需求信息,为当地小学奔走呼吁,尽己之力。在努力工作与虽苦尤欢的生活之中,支教队正融入贵州黎平三龙侗乡——这个好客、淳朴、有爱的地方。 Fly Wings 支教队在今年的假期一定会和黎平三龙的孩子们一道画上圆满的感叹号!(梁君)


我们去家访
 

责任编辑:邹亚平【收藏】
上一篇:为让482名学生有舒适教室 教师暑假免费投工投劳
下一篇:黎平尚重镇第九届牛王争霸赛精彩纷呈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