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年来,锦屏县通过做实抓、建、打、创“四字”文章,与湖南省靖州县开展接边地区联防联调联动工作,打造和谐边界,实现连续了6年边界纠纷预防及时无矛盾激化,有效地维护了两省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抓”字为先 “建”字为重
锦屏县地处贵州省东缘,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部,是贵州省通往湘、粤、桂等省的重要门户,下辖7镇8乡,其中有6个乡镇与湖南省靖州县接壤,边界总长180余公里。由于历史原因,锦屏县与靖州县边界地区曾纠纷不断,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清末至建国前,锦屏、靖州两县边界的村民因山林田土曾发生过100多次大规模的群体性械斗,死伤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边界地区矛盾纠纷逐渐呈高发态势。
该县公安局强调“抓”字为先,抓组织领导,建立边界地区联防联调组织体系。为及时有效调处各类矛盾纠纷,锦屏县与湖南省靖州县通过沟通协调,分别成立了由县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公安、司法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省际边界联防联调联动联处工作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在省际行政边界地区的乡镇派出所协同综治办建立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联动的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联动联处工作体系,并根据边界地区实际,在村民小组一级设立联调室,及时收集、传递、反馈纠纷及有关案事件信息,为边界间村寨建立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调处平台。
而“建”字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该县通过建立机制,构筑严密的边界防控网络。2007年,该县与湖南省靖州县签定了《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协议》,建立协调委员会章程、边际联调联动联处制度、及信息收集反馈等制度的基础上,党委、政府把加强动态环境下的边界治安防控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接边乡镇及村寨签定《边界友好长廊工程协议书》63份。公安机关坚持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到边界,提高对边界现行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撑控能力。
“打造”载体 “创新”举措
锦屏县强调“打造”,通过打造载体,把治安防控工作前移边界。一是加强对边界村寨警务移动平台的建设,在边界村寨建立流动警务室,及时化解矛盾,调处纠纷,消除治安隐患,实现边界警务由被动反应向主动服务快速出击转变,通过移动警务这一载体,着力构建牢固的边界治安防控体系。二是加强边界治安巡防。建立边界派出所联合巡防机制,在边界主要交通要道或治安复杂区域进行巡查,通过巡防载体努力构筑边界地区的平安稳定的社会治安新局面。
此外,通过创新举措,锦屏县拓展了边界联防体系。在完善边界治安防控网络的基础上,该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边界联合防控工作新路子,创新工作举措,拓展防控空间和范围,提高防控水平。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