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锦屏积极探索三板溪库区水面网箱富民养殖法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4-28 11:11:50  来源:  


  金黔在线讯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贵州民族学院有一位学生公开提出不要工作,毕业后回老家“挖穷根”,设想在清水江养鱼,引起了时任省委书记胡锦涛的高度重视,亲自接见了该学生,并召开了大学生就业择业座谈会……

  在省城,各大专院校及大学生之间引起了强烈反响,不论是大学生自主择业还是在清水江养鱼,在当时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27年过去,随着三板溪水电站的建成,高峡出平湖,如今,在清水江上养鱼已变成了现实。

  

 图为渔民捕捞成鱼。

  三板溪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一个面积达12万多亩的大型水库,其中锦屏境内水面占6.5万余亩。锦屏县积极为库区两岸的村民探索出了“三种水产养殖法”,有效地解决了库区移民的增收和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库区内现有渔业专业养殖合作社26个,规模养殖场(网箱养殖100箱以上,库汊拦网1000亩以上)达25处。

  不投饵生态养殖法。三板溪库区沿岸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沿岸无工矿企业,浮游生物十分丰富,滤食性鲢、鳙的不投饵网箱养殖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库区内不投饵网箱养殖共有1.8万余箱,养殖一箱不投饵网箱农户需投资1200元,管理得当当年可增收400元。库区内不投饵网箱养殖面积大约65万平方米,预计年产商品鱼1200余吨,年产值1200余万元,是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平略镇三板溪村移民户范文钊,2008年投资7.5万元养殖了60箱不投饵网箱,通过两年多饲养,2011年底卖鱼1.6万公斤,库区批发价11元/公斤,收入17.6万元,3年净增收10万元,目前库区参与不投饵网箱养殖农户1216户,户均年养殖收入1万元。

  投饵式集约化网箱养殖法。投饵集约化网箱养殖约300箱,面积0.75万平方米,主要养殖品种鲤鱼、草鱼、武昌鱼、叉尾鲴、大口鲶等品种。预计年产商品鱼400余吨,年产值500万元。平略镇方杰生态渔业合作社,成功注册了“清水江生态鱼”商标,积极发展社员进行投饵网箱养殖,其主要负责人范方杰养殖投饵网箱60箱,年产各种优质商品鱼5万公斤,其主养品种南方大口鲶,全部采用小白鱼投喂,已成为凯里、剑河、镇远等经营活鱼馆的定点供应商,每月外销都在2000公斤左右,价格40元/公斤,仅此一项年销售收入达100万元。

  大水面拦网养殖法。库汊拦网养鱼现有18处,养殖总面积10500余亩,平均产量达50公斤/亩,年产商品鱼500余吨,年产值500余万元。库区的主要养殖品种鳙鱼都基本上是外调,主要销往怀化、贵阳、重庆、成都等地,成鱼销售价格(库边批发价)随季节变化在8-12元/公斤不等,其中冬季鱼价最低,初夏季最高,2011年外销商品鳙鱼达1600余吨。

  加强技术培训,用科技支撑促进库区渔业发展。库区蓄水之前,群众对水产养殖的认知几乎为零,要发展都不知道如何发展,政府有关部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

  组织养殖积极分子到乌江水库、五强溪水库等水产养殖发展较好的水库实地参观学习;运用阳光工程对水产养殖工进行技术培训。

  据统计,该县共举办水产养殖培训班7期,培训水产养殖工420人次。通过阳光工程系统培训,使养殖户基本掌握了水产养殖技术,极大地树立了水产养殖的信心。

  库区蓄水以后,县农业、扶贫、移民、科技等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共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365万元用于发展库区水产养殖,有力地推动了库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科学规划养殖布局,严格养殖许可证制度。该县对库区养殖实行许可制度,库区养殖证办证率100%。由于管理到位,措施有力,确保了库区水产养殖发展有序,水产养殖已成为库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责任编辑:yaoshengkai【收藏】
上一篇:锦屏县严格政府采购监管三年节约资金2022万元
下一篇:锦屏县今年计划投资6288万元实施小河治理工程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