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精准帮扶 孤儿不孤----记平溪镇刘济洪的脱贫故事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12-08 15:18:09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我叫刘济洪,今年20岁,我爸爸妈妈先后于2017年去世了,家里就我和我叔叔两个人,叔叔是哑巴,患有多重残疾,能照顾自己日常起居,但精神不太正常,常年无意识的在村寨游荡。现在我是遵义医科大法医专业大二学生,每天过着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唯恐落下一门功课。因为我知道,我和别人不太一样,能在这里继续上学,除了依靠自身努力,还得感谢国家扶贫政策、一直鼓励着我的扶贫干部,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2017年那一年的家庭变故,让我久久难忘。我家三姊妹,两个姐姐早已出嫁。那一年,我高二,还是家里面的“宝宝仔”,有爸爸妈妈叔叔的关心和姐姐姐夫们的爱护,生活只剩下“高考”的压力和烦恼。只是,变故来得太快,先是妈妈因车祸离我而去,尔后,爸爸不堪脑梗病痛的折磨也永远离开了我,接二连三的变故压得我喘不过气。永远忘不了,爸爸生病时候无力蜷缩在沙发上,病痛的折磨让他疼的面部都扭曲了,放学回家我要给叔叔做饭、给爸爸买药、煎药、上药,这些都不苦,苦的是做了一切努力后仍然无法缓解爸爸的病痛,他的呻吟、房间的药味至今仍是我的梦靥。爸爸的离去,让我惊慌失措,生活费、学费等现实问题接踵而至,同学都说,那段时间,我阴郁了很多。
 

 
        村委会在得知我的情况后,立即喊我写孤儿补助申请到镇社会事务办,成功申请到每个月800元孤儿补助和467元低保补助,还获得精准教育扶贫资金每年1900元。在国家扶贫政策牵线下,我认识了两位“亲人”。一位是我的贫困户网格员潘阳秋叔叔,一个是我的帮扶干部唐碧珍姐姐。他们像我的亲人一样给我鼓励和安慰,他们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了解我的近况、遇到的困难并给与帮助;他们经常买米、面条、鸡蛋、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去看望我的叔叔,还给我叔叔铺床单、打扫卫生;我也习惯性的向他们倾述我的烦恼和小小成绩。在他们和村委会的帮助下,2018年,我家获得了35000的危房改造,小木屋变成一栋两层水泥硬化的小洋楼,下雨天再也不用拿盆去接水啦。2019年,我考上了大学,帮扶干部唐姐姐和我一起参考高考志愿填写,及时帮助我对接县工会、县团委等部门发起的高考助学金所需材料、办理进度,成功申请到高考助学金5000元、精准教育扶贫资金每年4830元。综合考虑下,我选择了遵义医科大法医专业,这个专业只要努力学习,不愁找不到工作,更重要的是,我忘不了爸爸受病痛折磨的样子,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缓解和爸爸一样受病痛折磨的人们的痛苦,给他们带去温暖和慰藉。
 

 
        现在的我不再悲伤、不再阴郁。我知道,我其实和大家一样,背后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帮扶干部和村委会的关心,家人的爱护,只要我认真学习,脚踏实地,心怀希望,面朝阳光,未来就在远方。(唐碧珍)
责任编辑:杨慧梅【收藏】
上一篇:叮!请查收贵州贵信律师事务所宪法宣传周“快递”
下一篇:危险!黄平一老人在高速公路放羊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