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摸清底数持续动员。对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及时登记,无培训意愿也无外出意愿劳动力进行长期思想动员。
二是鼓励企业以工代训。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搬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特别是对易地搬迁安置点的企业。疫情以来,黄平县完成以工代训拨款12人3.33万元,正在审核10人3万元。
三是全力做好安全防护。疫情期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除了将每班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以外,还必须对老师提前进行体检,学员上课必须每天全程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量体温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培训学员安全。
四是及时开展技能培训。建好劳动力培训台账,及时联系培训机构开展培训。黄平县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培训机构按季度报送培训计划表,建立考核机制,确保每季度任务完成。
五是后续推荐就业。将收集到的县内、省外、对口帮扶复工复产企业共49家共5900多个岗位发布在网上并将其印刷成册进行“线上+线下”多方宣传。
自疫情以来,黄平县在获得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的前提下,共计开展电工、按摩师等职业技能培训5期128人。预计第二季度完成家政服务员、刺绣、服装制作、美容美发等职业技能培训300人,努力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尚杰)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