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人口多、干部少,为了防控疫情,我主动把我们村52个‘十户一体’管理主体调动起来,由户长收集主体成员的动态信息及时通报村委会。”野洞河镇万丰村党组织书记袁金华说。
袁金华口中的“十户一体”是把相邻十户左右的农户捆绑在一起,明确一名能力强、威信高的党员或群众为户长,负责本联防管理网格的守望相助、宣传教育、疫情排查、人员管控和生产生活等工作。
“现在正是春耕好时节,为了不误农时、不误生产我就及时通知户长告知主体成员,让他们在搞好个人防护的同时积极开展春耕备耕。”新州镇槐花村总支部书记彭跃付说道。
在该县槐花村石板桥蓝莓、太子参等产业基地,随处可见戴着口罩村民们除草、施肥、翻犁……一派春耕、防疫两不误的繁忙景象。
“接到户长通知可以下地干活后,我家就请左右隔壁邻居来帮哈忙,用了3天时间就完成了33亩太子参施肥,今年赚个20万估计没问题。”黄平县新州镇白塘村罗贤贵一家在自家太子参基地上边忙活边说道。
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辣椒种植7000余亩、芹菜200余亩、太子参10万余亩,储备稻种子5万公斤、化肥3000余吨、农药100余吨、农膜300余吨,全力保障春耕备耕。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该县紧扣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十户一体”在疫情防控中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春耕备耕上,组织群众把疫情耽误的农作时间抢回来、把所受的损失补回来。同时,积极组织130余名农技专家下沉田间地头,为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全力构筑控疫不落半步,春耕不误农时的良好局面。(李文武)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