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注溪社节”吸引黔湘边界万余名群众前来赶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9-03-26 10:32:26  来源:金色天柱  


  初春三月,贵州大地春暖花开。3月22日,天柱县注溪乡注溪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社节”,来自黔湘边界的近万名群众相聚一堂,欢度“社节”。


  活动现场。
 

  经过简短的开幕仪式后便开始了当天的社节活动,最受大家喜爱的当然要数非遗文化展演,有注溪溜溜歌、山歌对唱、山歌独唱等活动,同时,组委会还举办了精彩的斗鸟比赛、山歌比赛和篝火晚会等丰富的活动,以山歌联唱、民歌联赛、边民联动、商品联展、边界联欢的形式,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参赛、观赛。


  社饭。
 

  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是当地的社节。社节这天,当地群众有赶社和吃社饭的习俗。过社节,自然少不了吃社饭。

  社饭,是用采摘而来的野生香蒿,经切碎、搓揉去苦水、焙干成社菜,与腊肉丁、豆干丁、野葱、大蒜苗、糯米、粘米等混合蒸熟而成。社饭原是敬祀土地神的饭,现已演变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

  今年社节也不例外,当地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原材料煮社饭、吃社饭、过社节。也有不少农户瞅准了“赶社”活动带来的商机,特意多制作些社饭,带至赶社现场变卖,做起了农特产品的“生意”。


  村民在采集社饭配料。
 

  今年已年过七旬的村民杨顺忠,看上去依然精神抖擞。还未到社节之时,他就接到了商家的订单。社节到来的前一天,他和老伴从菜园里、田埂上采来充足的野生香蒿、野葱、青菜等原料,备足粘米和糯米,蒸煮了两锅社饭。

  “我以每斤9元的批发价,卖了150余斤给经销商,得了1400余元。”杨顺忠得意地说,因为我们当地人都喜欢吃社饭,所以我只卖了一锅,自己留了一锅自家吃和赠给亲朋好友品尝品尝。



 


 

  村民在制作社饭。
 

  家住注溪街上的杨梅荷,多年来一直利用自家门面开了一个早餐店,主营粉面。当笔者途径她家店前,正巧碰见她在准备制作社饭的香肠、香菇、青菜等食材,便走近与之交谈,向他了解社饭的食材配方和制作工艺。

  据她介绍,她从小便从奶奶那里学得一身制作社饭的好手艺。在她看来,这次社节定会吸引周边镇村及湖南不少群众和游客前来赶社,体验一番注溪社节的浓厚氛围,这无疑给她来到了一个难得的商机。为此,她准备了80斤米和足够的食材,蒸制了一大蒸笼的香肠社饭。香喷喷的饭香弥漫了这条街巷,不少顾客顺着饭香味前来购买食用。仅大半天工夫,200多斤的社饭销售一空。


  村民在销售社饭。
 

  “用腊肉、香肠、米等材料制作成社饭来卖,一是比起单纯卖米卖肉来说,附加值相对较高;二是大家喜欢吃社饭市场销路好。”杨梅荷说,每年社节,她都蒸煮社饭来卖, 加上卖粉卖面,一天下来的收入可以达到2200多元。

  在注溪,除杨顺忠、杨梅荷外,社节这天做起社饭“生意”的农户有近30家,销售社饭4000多斤,户均增收1000多元。


  村民在包装社饭。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舌尖上的“爱情粑”你一定没吃过的黔东南美食
下一篇:黔东南一贫困户“借牛骗补”,结果……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