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杨玲 杨懿)一蓬蓬绿油油的藤蔓爬满棚架,一个个饱满的百香果挂满枝头,迎风摇曳,令人垂涎欲滴。走进黄平县旧州镇岑花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百香果都挂满了丰收的“笑脸”。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黄平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引导和鼓励当地农户因地制宜地种植经济作物。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百香果种植,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百香果成为了贫困户的“致富果”。
大部分人还不太相信,小小的果子会给大家带来收益。黄平县岑花百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开始引进百香果种植时,只种下几个月,地里的百香果便开始结果了,收益也很可观。因此,岑花村迅速掀起了种植百香果热潮。
在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岑花村支两委规模化流转土地资源,集中火力发展带动性产业,市场化打造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同时,岑花村白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培育果苗,充分发挥产业“造血”功能,促进产业增效农户增收,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据岑花村党总支书记廖朝飞介绍,近年来,岑花村通过院坝会,大力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促使他们摆脱“等、靠、要”的思想,组织全员培训,引领群众通过勤劳脱贫致富。大力发展产业,村两委2017年通过外出考察,决定优先发展百香果产业,建设110亩基地,并不断发展壮大。通过百香果合作社带动,相继成立百香果、蓝莓、肉牛、商品兔等种养专业合作社和技术开发公司,百香果扩大到300亩,蓝莓种植450亩;肉牛养殖205头,商品兔养殖2000只,“两种两养”助农增收产业初步形成。2018年全村88户贫困户实现分红8.08万元,2019年预计达到19.67万元;劳动务工收入达到45万元。今年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21万元。
通过两年来的种植,百香果产业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不仅岑花村贫困户有了稳定地租收入,还有一份到种植基地务工的收入,切实走出了一条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的好路子。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