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杭州市江干区笕桥街道通过“东西部协作”为瓦寨捐赠了一批自行车,为这个小乡镇作风建设新实践提供了思路。“自行车到位后,该镇立即开展部署,提倡干部职工在集镇附近村落开展工作时尽量骑车下村,绿色出行。”瓦寨镇党委组织员杨燎强调,骑自行车下村开展工作,不仅缓解了公车使用的紧张局面,减少公车费用支出,同时做到了绿色出行,降低排放,是作风建设的有益尝试和新实践。
张雪梅是一名驻村扶贫干部,她所在的白家村离集镇大约有4公里,因脱贫攻坚工作的需要经常往返于集镇和村委之间,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她。“平常都是坐车下村,开支很高。”张雪梅介绍,自从统一配备自行车后,如果没有紧急的工作任务,都选择骑车走村入户,既锻炼了身体,又方便了工作。
骑车下村,不仅是工作方式的改变,更是走群众路线的新路子,更好的拉近了干群距离。刚开始,群众以为满乡村跑的是所谓的城市“共享单车”,知道是瓦寨新启用的“公车”后,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村民张先生家住调洞村,他对于这种新的公务出行方式表示了很大的认同和支持。“骑单车来做我们群众的工作,更接地气了,也更能感受到干部们的亲切感和诚意。”他笑着说。
单车变“公车”,不仅是符合新时代作风建设要求的新实践,同时也契合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体现着基层工作的自我创新。如今,在田间地头,干部们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寨,和群众们拉家常、话发展,已经成为了这个小乡镇脱贫攻坚战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蒲定波 袁安飘)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