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与泥结缘 传续真艺——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泥哨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应魁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8-10-21 12:13:23  来源:黔东南微报  

  黄平县城以北,离飞云崖不远处,有个三合院,颇具历史厚重感。三合院依山而建,绿树环绕,清雅怡人。它有个名称——黄平苗族泥哨制作技艺传习基地。

  陈应魁在此多年,专门从事苗族泥哨的制作和传承。10月12日,记者在基地见到陈应魁时,他和他的爱人正聚精会神为一批泥哨上色。

  谈起与泥哨结缘的过程,陈应魁颇感有点偶然因素在其中。

  他说:“我老家在黄平县重安镇苗圃村,上世纪80年代,我的爱人在重安蜡染厂工作。因飞云崖发展蜡染的需要,我的爱人于1986年被调到这边从事蜡染制作。为了离爱人近一点,我也跟着过来了。”

  1986年,正好是黄平县文化局创办飞云崖民间工艺研究室的时间,这个研究室成立的目的,便是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工艺和民族文化。而苗族泥哨大师吴国清,恰是这个研究室的中坚骨干。

  当时,随同爱人一起来到飞云崖的陈应魁,并不知道吴国清是何方人物,更不知道泥哨是什么样子?

  “来到飞云崖后,正赶上民间工艺研究室举办首期技艺培训。我是学工艺美术出身的,对当时的农民画非常感兴趣。技艺培训的项目里,正好有农民画的内容,我就报名参加了。”陈应魁说,“进了培训班后,发现还有泥哨这项内容,并且还是吴国清老师亲自授课,慢慢接触下来,感觉泥哨更有意思,从此便喜欢上了这门技艺。”





  “刚开始跟吴国清老师学,手是比较生的,学了一年后,才慢慢摸到门道,做出来的泥哨也比较像样了。”陈应魁说,“当时不仅免费学,还有工资收入。按照统一的标准,做好一个,能够拿到一毛钱。”

  当时的黄平泥哨,在吴国清和当地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取得很大发展,并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到1991年,当地成立了民族民间工艺开发公司,专事泥哨、蜡染等民间工艺的传承推广。

  1993年,公司再度举办培训,而从事了泥哨制作好几年的陈应魁,此时技艺大有长进,已能作为培训老师给学员们上课。

  “这次培训有6名学员报名参加,我平生第一次站在台上,给大伙讲课。”陈应魁说。

  然而遗憾的是,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民族民间工艺开发公司并没有存续过长时间,于1995年逐渐停止运转。

  陈应魁作为公司的一员,不得不自谋生路。其时,改革开放已持续了快近20个年头,“打工潮”日益兴起。

  走出公司后,陈应魁并没有背上行囊,踏上同其他乡亲一样的打工路。相反,他守着泥哨技艺,一如既往走了下去。

  “公司不行了,人还得吃饭。”陈应魁说,“从公司出来后,我开始自做自销。摆地摊,带着泥哨去敲商户的门,这些事都干过。当时几乎把周边村镇、县市都跑遍了。”

  摆了一年多地摊后,陈应魁找到了一条通过中间商销售产品的渠道。

  “1998年,我去镇远碰运气,走到青龙洞前的一家专门卖小型工艺品店子,那店老板看了我带去的泥哨,当场就买了下来。”陈应魁说,“这一趟得了500块钱,双方还互相留下了通讯地址。那时通讯还不太发达,交流都靠写信。我和青龙洞前的这家店子进行了长期合作,要货发货都靠书信交接,直到2008年,由于泥哨需求比较大了,我这供不应求,实在忙不过来,双方才中断了合作。”

  “湖南的一位谢姓客户,打听到我会做泥哨,于2009年,先后两次来这里察看。”陈应魁说,“我们和他也合作了一段时间,双方前前后后交接的产品金额有近10万元。”

  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阵地算是守住了,且取得了喜人效果。如何将阵地守得更加牢固,且将泥哨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2015年,县里有关部门在黄平中等职业学校举办残疾人泥哨培训,邀陈应魁讲课。

  “参加培训的残疾贫困群众有近50人,请他们当场学当场做,做出来的的半成品,只要符合要求,当场从他们手里购买。”陈应魁说。

  “传习基地就在这个三合院,一直敞开着大门,只要愿意来的,都可以免费学。”陈应魁说,“今年年初,县非遗中心在飞云崖景区组织开展非遗展示活动,观看的游客比较多。其中有个叫王朝海的女大学生,学美术的,对泥哨很感兴趣,她陆陆续续来了好几个月,我们非常欢迎。”

  陈应魁还每星期到黄平二小给少年儿童上一节泥哨课,2013年开始,至今已3年有余,从无间断。

  “制作泥哨并不太复杂,大体得经过采泥、加工、捏制、整哨孔、烧制、上色、晾干等工序。关键的工序是捏制、整哨孔、上色。”陈应魁说。

  他详细介绍:“捏制关系到泥哨的造型。造型不光得好看,还得有艺术美。有些泥哨,在普通人眼来,看起来或许很不错,但行家一看,可能就会发现瑕疵。真正好的造型,是要让行家里手都挑不出毛病。所以,这也是捏制考验人的地方。另外一个,必须得整哨孔,且整出来的哨孔要能吹得响亮。没哨孔的泥哨,不叫泥哨,客户看了,是不会要的。再一个就是上色,造型捏制好了,得上了色才能更鲜活。上色讲究审美修养、色彩搭配,审美意识强、色彩搭配好,泥哨可说就成功了一大半。”

  由此观之,一个小小的泥哨,不仅是劳动的成果,且是艺术的结晶,深具价值,然而泥哨的价格却并不是很高。

  “拿一套12生肖泥哨来说,一套的售价通常是48元,算下来,一个泥哨得4元钱。靠这个挣大钱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关键是传承和发展这门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它、喜欢它、传播它。”陈应魁说。

  当年,吴国清将泥哨技艺传给了陈应魁等人,而如今,陈应魁也将技艺传给了更多人。罗维秀、罗旭、廖艺祥等人已接过陈应魁的衣钵,在泥哨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实。(杨光洪 王道东 康莉)

责任编辑:龙庆洋【收藏】
上一篇:黄平城管局党支部开展“进社区服务”
下一篇:贵州省水利厅量身定制全力帮扶谷陇镇脱贫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