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黎平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城镇带县”三大战略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1-14 16:45:23  来源:贵州日报  

  黎平县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城镇带县”三大战略,促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旅游产业化”融合发展,闯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奋进之路。

  大工业:以项目为牵引,推动绿色园区发展

  黎平工业园区成立于2011年5月,包括中潮工业园和高屯工业园,规划面积31.13平方公里。2012年12月,中潮工业园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实行省级工业园区管理政策。

  遵循“城镇带动园区发展,园区实现工业集聚”的发展思路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黎平县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在工业布局上,高屯工业产业园以绿色食品、生物制药、高新科技产业、轻纺产品加工、电子信息产品、旅游工艺品等为主导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发展道路。经济开发区以农林产品精深加工,新型电子产业为主导产业,承接东部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

  大城建:以扩容为抓手,提升旅游城市品位

  该县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促进产业集聚、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建新城、修旧城、兴乡镇,在黎平侗乡掀起了城镇建设的热潮。

  投资6.2亿元的西门河综合治理及景观建设工程紧张施工;投资9.7亿元的文化路、黎阳北路、文彩路等一大批工程工地热火朝天;黎平县中国侗乡茶城、建材专业市场等重点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投资6.5亿元的“侗族大歌实景展演”项目进展顺利……

  短短几年,黎平完成了县城北门新区主干道、五开大道、清泉大道、黎阳大道、五贵路等重点工程,县城“两纵五横”骨架路网基本成型。城内广场、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功能逐步完善,城区面积已达8.3平方公里,人口达8.1万人,全县城镇化率为46.4%。

  与此同时,双江、龙额、肇兴实现撤乡设镇,中潮、九潮、尚重等风情小镇和集贸中心镇建设加快实施;矮枧、四寨、贵迷、潘老寨等特色村寨整治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大黎平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大旅游:以文化为魂魄,打造贵州旅游航母

  依托资源优势,黎平县重点打造“侗族大歌”、“红色文化”和“乡村旅游”三张名片, 着力推动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

  充分利用“侗族大歌”申遗成功影响力,将侗族大歌传承与民族村寨保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按照“政府引导、民众参与、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组建“侗族大歌合唱团”、侗族大歌演艺公司等方式,展示、宣传民族文化,不断加大侗族文化对外影响力。

  将红色文化纳入“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并结合实际出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等,将红色文化与发展红色旅游有机结合,倾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制定出台《黎平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将乡村旅游开发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划拨专项资金,大力开展民族旅游村寨整治、改造和建设等,积极发展以“农家乐”、乡村生活体验、民风民俗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

  加大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投入力度,2012年以来,黎平县通过银行融资、整合项目资金等方式,共整合农村危改、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生态移民、水利、交通和农业产业等项目资金2.85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根据规划,启动了肇兴、翘街两大景区项目143个,总投资10.3亿元。(杨理显)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黎平县创新举措 开辟绿色通道促毕业生就业
下一篇:确保高速路畅通 制止高速路违法管线穿越施工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