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穷山沟里的"养猪状元"--记尚寨乡"创业带富"能手林茂云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9-12 10:44:54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在峰峦起伏、青山掩映下的穷山沟里,传颂着一个养猪能手创业带富的故事……

  十年打工磨一剑,回归山村当“猪倌”

  家住尚寨土家族乡律令村新寨组的林茂云,10年前还是一个20刚出头的小伙子,高中毕业后,正值打工热潮的兴盛时期,他也像其他农村青年一样,加入“外出务工大军”,远走他乡,去寻求自己的梦想。在10年打工期间,他跟随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南闯北,干过建筑,当过搬运工,进过五金厂,2008年,他来到福建一家养猪场当一名饲养员,从此与“猪”结下了不解情缘。在养猪场打工期间,他勤学好问,任劳任怨,勤苦耐劳,很快掌握了养殖技术要领,很受老板赏识,成为养猪场的一名技术骨干。林茂云是一个很不“安分”的人,不安于现状,总爱思考问题,多年在外打工,吃过不少苦,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技术,加上家乡青山绿水、空气清新,远离污染,在自然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他认为,搞养殖创业成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二是要掌握过硬的技术,三是要占有资源优势条件,这三者他都具备。在外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帮别人干不如自己当老板”,考虑成熟后,他毅然辞去了养殖场的工作,回到家乡的山沟沟里,办起了自己的养猪场。

  山村成就创业梦,年创收入30万

  2010年春节,林茂云辞工回到家乡,结束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在说服家人后,倾其在外多年的打工积蓄和向乡信用社贷款,投入20余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养猪场,购进优质仔猪40头。“不干则罢,干就要干好”,在仔猪入栏后,他把小猪当成了心肝宝贝,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时常蹲在猪栏边观察猪的生活状况,对每头猪的情况,他闭上眼睛都能了如指掌,有时一蹲就是几个小时,在夜深人静之时,常“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到猪舍里,回来后满身猪骚味,弄得家人哭笑不得。为提高猪肉的品质,在猪食中增添绿色食品,就利用养殖场附近的荒山荒地种植青菜、萝卜等蔬菜,以改善猪的“伙食”,既节约了饲料,又提高了抗病能力和改善了猪肉品质。他养的猪,各项指标均为“优”,深受广大客商的青睐,一度远销湖南等地,在生猪未出栏前,商贩们都提前作好预约。在解决了生猪销售渠道后,就大胆地扩大生产规模,短短一年后,就将养殖规模扩大到了500余头,2011年,出栏生猪300余头,实现总产值近100万元,扣除各项投入,纯收入近30万元,2012年,预计实现纯收入30余万元,一家6口人既能长年团聚,又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用他自己的创业感言精僻地概括了事业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准确的判断加上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勤奋的汗水,是开启财富大门的“金钥匙”。

  致富不忘众乡亲,帮助群众奔富路

  林茂云养猪致富后,没有忘记与他共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们,他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养殖技术传授给从事养殖的群众,并为他们提供母猪配种,仅收取成本费,对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服务,还当起了义务“防疫员”,谁家猪生病,他都尽其所能,热情上门服务。在他的带动下,附近的很多群众对生猪养殖的积极性得到提高,24户农户扩大了养殖规模,年出栏生猪在20头以上,使养猪产业成为当地富民增收的一大主要产业之一。

  谁说山沟无用处,穷壤也是大舞台。在无人看好的边远贫脊的山沟沟,林茂云却以“黄色的土地为纸、勤奋的汗水为笔”,抒发心中的豪情壮志,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人生蓝图,成就了一位农民打工仔的梦想。(周定文)


责任编辑:yangyi【收藏】
上一篇:镇远县法院打造特色法庭服务于民
下一篇:镇远古城施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