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天柱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搭“五桥”建“五家”助新市民迎五彩生活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04-02 09:41:39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天柱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属于全省集中安置2万人以上的安置点之一,位于天柱县轻工业园区产城互动区内,距离县城中心2公里。共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户4718户20234人。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天柱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在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积极“搭五桥”“建五家”,有力推进了党心连接民心、农民转变为市民、无业转为就业、贫穷走向富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了磅礴力量。

  搭建群众思想引领“感恩桥”,创建奋进之家。为确保“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的稳步推进。3月31日,县总工会副主席、县妇联主席、团县委副书记一行到天柱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调研“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相关工作。详细了解联山街道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相关工作情况,并提出宝贵建议。联山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按照城市社区标准从搬迁群众中推选社区“三委”成员,同步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老年协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和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建设;加强安置点社区服务阵地建设,以打造城市社区党建示范点为引领,结合工青妇工作需求,规范化建设了社区“两委”办公室、办事大厅、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矛盾纠纷调解室、职工书屋、“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新时代志愿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推行网格化管理,工青妇组织与相关职能部门站所干部下沉一线办公,零距离服务搬迁群众;全力做好安置点搬迁党员发展、共青团员、工会会员、少先队员发展工作,实现了党和群团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

  搭建群众权益维护“平安桥”,创建和谐之家。为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消防安全防范意识。近日,联山街道邀请县消防大队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新市民·追梦桥”消防安全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党干群的防火意识和火灾逃生能力,做到防火于未“燃”。消防员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楼栋楼层实际,生动地讲解了近年来部分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就如何检查整改火灾隐患、如何扑救初期火灾、如何在火灾中安全逃生等相关知识进行详实地讲解,生动有趣的解说。为保证培训实效,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在消防官兵指导下又进行了一次火灾逃生和灭火实战模拟演练活动。在演练中,全体参训人员积极踊跃参与,严格按照灭火操作程序、步骤和要领,沉着冷静,认真严谨地开展消防灭火实战模拟演练。通过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推动干部群众的消防安全责任和义务,以实际行动搭建群众权益维护“平安桥”,共创和谐之家。

  搭建群众创业就业“致富桥”,创建幸福之家。群众所急、党政所需就是群团组织的行动指南。为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工作,联山街道认真履职、主动担当,全力服务做好工青妇“三就三保”等民生工作。积极联合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开展工青妇“三女”培训及美容师、育婴师、家政等培训,鼓励和帮助搬迁妇女、青年在社区自主创业,疫情期间共完成新增就业760人,其,省外就业364人,县内就业人员230人,东西部劳务协作到浙江就业人员26人。安置点引进制衣厂、玩县厂、玻璃厂等11家企业,帮助140余名搬迁群众就业。截止目前,联山街道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极大地帮助群众解决了就业难题,为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快融入、能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搭建群众排忧解难“连心桥”,创建温暖之家。为进一步提高搬迁妇女的幸福感,立足妇联工作职能和实际,开展了妇联干部“入楼栋・访妇情・办实事”活动,为搬迁安置点妇女和儿童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娘家人”的温暖送到贫困妇女身边。在搬迁安置点开展“巾帼在行动·温润移民家”系列活动,组织志愿者手把手地教会搬迁妇女使用家电、乘坐电梯、手机玩微信、使用银行卡、乘坐公交车等生活“本领”,养成文明卫生习惯,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和公共环境等,促进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新城。

  搭建市民意识培养“融合桥”,创建文明之家。依托安置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各种宣讲阵地,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送到群众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合团县委、妇联、工会等单位,在五一、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依托工青妇阵地平台,围绕邻里关系、爱护环境卫生、就学就医、创业就业、感恩教育等培训活动;开展“文明楼栋、最美家庭”评比活动;组建健身舞蹈队、篮球队等队伍开展精神娱乐活动,广泛开展“巾帼爱家·共享美丽家园”活动,引导妇女操持家务、清洁卫生,以家庭文明促进安置点的社区文明。激发搬迁群众道德自觉和德治能量,破除陈规陋习,培树德治新风,达到了移风易俗、成风化人的社会效果,帮助搬迁群众迅速融入城市生活。(龙本英)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天柱:消防培训进医院 共筑“防火”安全网
下一篇:州应急局到天柱县检查指导冬春救助及灾后重建工作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