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不漏雨了,歪倾的木厕改成了牢实的卫生、洗澡间,以前垮塌的厨房也改为现代式的了,满是烂泥的庭院也硬化了,整个房子和院子清清爽爽的,再也不愁讨不到儿媳了!”3月2日,天柱凤城街道南康村村民龙喜红坐在去年“危改”完工的“新房”门口捆杉木苗,满脸喜悦。与她一样住在危改后的“新”房的还有32户贫困户,他们的住房由危房变成了安居屋。
(庭院硬化后,农村生活更丰富多彩了)
据了解,从2016年以来,天柱13352户符合相关政策的农村危房已全部完成修葺,同步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工程,为天柱医疗教育住房“三保障”添上了暖心一笔。
从2016年至2018年,天柱先后出台了天柱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专项整治、农村“三改”等实施方案。县里成立相关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政府负总责,乡镇(街道)抓落实,住建部门抓具体督查,按照分年计划、分批实施、分步推进原则,严格目标责任管理,层层分解、级级落实工作任务,建立起县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包村、村包户的责任体系,统一指挥、整体协调、高效运转,促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干净整洁的厨房)
据统计,天柱2016年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4898万元;2017年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9711万元;2018年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4535.5万元。共计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9亿多元。
农村危房改造与美丽乡村、传统村落、旅游村寨建设相结合,不仅解决了贫困户安居问题,还形成了“改造一片、美化一片、保障一片”的宜居环境。天柱县高酿镇来溪村、渡马镇甘溪寨、社学街道茶溪寨等村寨在危房改造中,他们结合古村落实际,保留侗苗木房风味,通过传统工艺使一栋栋危房焕发青春。危房修缮后,原来老旧、破烂、落后的村庄脱胎换骨,变成了别具天柱苗侗特色的传统村落、村寨。
(焕然一新的村寨)
去年年底,天柱县渡马镇共和村贫困户杨序柏的破旧老房焕然一新。今年春节,他构思了一首民歌,在各大歌场广为传唱:喜逢盛世精准扶贫旧宅焕秀色,乐享安居沐浴党恩侗寨拂春风。
最近,天柱又出台了2019年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专项整治工作,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基本条件,提升农村住房宜居性。
(干净卫生且配备了热水器的卫生间)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