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月28日,四辆满载乘客的大型长途客车和20余辆大型货车,因通往临县遵义市余庆县的施张线公路路面凝冻而被滞留在施秉县境内,200余名返乡民工遭遇回家囧途。
当天上午,施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舒秀锋带队对受强冷空气侵袭而凝冻的路段进行巡查时,在镇远往施秉的二级公路黄土坡路段,发现有四辆满载乘客的大客车,在结冰的道路边上冒险前行。见此情况,舒秀锋当即停车,随即示意大客车停车,并指派民警提示前后方车辆注意减速避让。经询问客车驾驶人得知,四辆大巴车是浙江开往遵义余庆的长途客车,车内乘客是从外地务工准备返回余庆县回家过新年的民工。原本只要20小时就能到的回家路,不曾想遇到了凝冻天气,已经在湖南省境内滞留三天的农民工,好不容易一段高速一段省道才进入贵州。一路缓缓前行终于来到施秉城内,眼看只要30多公里就能到家,却只能望路兴叹,众民工情绪激动……
此时受强冷空气影响,凝冻情况还在加剧,路面结冰还在加重。乘坐二百多人的四辆大客车在如此公路上行驶,太过危险,一旦发生事故,那后果不堪设想……这一情况当即引起舒秀锋的警惕。是走,是停?如何是好?看着结冰的路面,再看着焦急的乘客民工。他当即决定先用警车压道低速带领四辆大巴车先开到施秉旅游车站停车场内停放,安抚好乘客,再联系周边县市交警部门通往余庆的道路,尽快想办法让民工及时返家。于是,舒秀锋一边安抚乘客,一边向大队长汇报。得到批准后,舒秀锋又带领民警小心谨慎的把四辆大客车安全带至县旅游客车站。
刚到旅游车站,这一路的艰辛使乘客们的情绪聚集到了顶点,生怕回家的路又生变故,这三十多公里的路在返乡人员的心里从未如此长过。乘客们纷纷下车围住民警,迫切的想要知道回家的路还要多久。教导员舒秀锋耐心的用轻松的口吻对乘客们进行安抚,并表示正在积极努力的协调,会尽快送乘客们回家。随后他通过多方了解,周边通往余庆的道路全部因凝冻而被封闭,短时间根本不可能恢复通车。随即,舒秀锋又向县公安局、县应急办作了汇报,并协调交通局,路政部门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就在此时,情绪激动的返乡民工欲前往政府寻求帮助,要求政府解决回家之路。舒秀锋听闻,又急忙带着民警拦住乘客民工,对情绪激动的返乡民工们进行安抚劝说。通过努力教育疏导,民工们情绪得以缓和,并答应先回车上继续等待。
舒秀锋当即将返乡民工和滞留车辆情况,以及通往余庆县的施张线公路凝冻情况详实地向县公安局、县应急办领导,以及县人民政府领导作了汇报。这一情况当即引起了领导高度重视。随即便决定采取撒盐化冰,带道压速的措施疏通施张线,将滞留的客车和货车护送出境。获此指令,舒秀锋又立即派出警力一路对施张线实施管控,并协调社会力量对滞留于施张线的故障车辆进行救援。接着又带领民警和交通路政部门人员一道撒盐除冰,排除路面险情。
下午16点许,冻了三天的施张线公路终于被疏通。顾不得休息的舒秀锋又指挥民警分别在几个关键节点和路段值守引导、提示,实施临时全面管控。同时又调集四辆重型货车在前压冰渣,再亲自驾驶警车压道护送四辆大客车,其余滞留的货车随后10分钟放行一辆的方案,有序的进行放行,疏导车流。欢喜雀跃的返乡人员,一边说着感谢,一边连忙清点人数上车,踏上回家的路。
护送队伍一路小心翼翼缓缓前行,生怕在满是冰渣的路上有任何闪失。当护送车队行至山口路段时,一辆滞留在此的大型货车,由于天气寒冷,油箱被冻,刚发动起步,又熄了火,挡在了路中间。归心似箭的返乡民工,纷纷跑下车,生怕再生波折。民警见状,连忙责令大客车司机,让他们首先要保证乘客的安全,不能在公路上乱窜。随后又和货车司机抢修货车,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抢修,这辆大货车终于发动起来给车队让行。
好不容易行至紫荆关路段。眼看着施张线凝冻最严重的路段就要过去了。突然,在前压冰渣的货车却突然爆胎横在路中央,动弹不得,再次挡住了护送大客车的道路。几经协调,才找来了补胎师傅。看着天色越来越晚,民警们不由地皱起了眉头,生怕好不容易恢复的交通再次凝冻。于是,舒秀锋一边指挥民警注意观察易冻路段路况,一边联系公路部门注意节约用盐,做好再度撒盐准备。随着汽修师傅拧好最后一颗螺丝,在场的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这一耽误就是将近两个小时。这样曲折的返乡之路,让所有的返乡民工,滞留车辆司乘人员纷纷摇头叹气。在这冰天雪地的极寒天气里,令无助身处异地的返乡民工为之动容的这些马路守护神,是这样尽心尽责的为他们着想,事事亲力亲为不怕脏,不怕累,不顾自己……在逐渐昏暗的天色下,四辆大客车和滞留在施张线的车辆再次缓缓向前移动。
时至晚上20:30许,随着最后两个红尾灯和一双挥动着谢意的手,以及声声“谢谢,谢谢……”的声音消失在夜幕中,所有滞留车辆安全驶离施秉县境,抵达余庆,教导员舒秀锋和所有参加护送的民警悬着的心才终于踏实下来。一阵“咕噜咕噜”声响,才让众多民警想起这一整天都还没吃饭,那是肚子在闹意见……民警们此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冻僵的手脚在泥泞的道路上缓缓的走上属于自己的回家路......(文/图 杜娟/徐浩)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