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黄平飞云崖即将迎来“四月八”苗族祭牛节(组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8-05-16 12:26:45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抬牛神入场受祭(摄影:杨政欣)
 

  本网讯  时光荏苒,岁月蹁跹,随着春的脚步逐渐远去,转眼已是进入了初夏的栽秧时节。

  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黄平县,这里的数万苗胞们正忙碌着——或准备民族盛装,或温习苗族古歌,或操练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因为一个隆重的会期已经临近,他们将于2018年农历“四月八”迎来一年一度、古老而神秘的苗族祭牛节,黄平苗语称为“弄嘎讲略”。以此活动为当地千百年来辛勤劳作、埋头耕地养育大众的水牯牛“过生日”。目前,黄平县《苗族“弄嘎讲略”》已成功申报为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寨老邀大家喝米酒(摄影:杨政欣)
 

 据悉,今年的苗族祭牛节活动仍然在黄平飞云崖古建筑群内举行。飞云崖,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有“黔南第一洞天”的美誉,明朝著名哲学家、“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不惜笔墨盛赞曰:“天下之山,聚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崖,云崖奇秀,可比灵隐”。在贵州省境内的名胜古迹中,黄平飞云崖是文献记述和游人题咏最多的一处,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诗文、联语、摩崖、碑碣,故后人们又将其誉为“文化富矿”、“贵州第一古刹”。
 



第八届《苗族古歌》大赛现场(摄影:杨政欣)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和合理利用的意识理念,充分展示黄平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矿,切实做好2018年黄平飞云崖“四月八”苗族祭牛节民族集会期间的各项工作,在当地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黄平县文体广电局积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经局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并制定活动方案,以保障今年苗族祭牛节各项活动得到安全有序开展。

  经了解得知,该局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筹备、策划、实施和管理等工作,并下设宣传组、祭祀组、活动组、评委组、安全保卫组、接待和经费统筹组、后勤组、督查组等相关组别,安排各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以确保节日前后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并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时间上,从5月22日(即农历四月初八)开始,至5月24日(四月初十)结束,会期持续3天。

 



活动日程表
 

  活动时间上,从5月22日(即农历四月初八)开始,至5月24日(四月初十)结束,会期持续3天。

 活动内容上,有祭祀牛神仪式、苗歌协会民族文化展演、吹跳芦笙比赛、第九届《苗族古歌》大赛、斗鸟比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哨、银饰、刺绣、蜡染)展示、民族民间舞蹈比赛等10余个项目,比赛类项目皆设有奖项、奖金、证书(或奖旗)等。各项目参赛选手可通过电话提前报名,也可现场报名。需要现场报名的朋友,可于2018年5月22日上午8:00至12:00,在飞云崖牌坊前报名处跟相关工作人员联系。
 



古歌师着古装唱述古歌(摄影:杨政欣)
 

 活动场地安排上,祭祀牛神仪式活动、吹跳芦笙比赛的场地皆设在芦笙场,苗歌协会民族文化展演场地设在飞云崖鱼池前,第九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古歌》大赛场地设在大官厅,斗鸟比赛场地设在大佛殿右侧斗鸟场,苗族泥哨、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展示场地设在月潭寺牌坊后面空地,黄平蜡染(点蜡花)、苗绣展示场地设在萃秀园,民族民间舞蹈比赛场地设在鱼池前。

  黄平飞云崖“四月八”苗族祭牛节,对于远方的朋友而言,无疑是一次体验苗族农耕文化盛宴的绝佳时机,不宜错过。来吧朋友,素有“且兰古国都,云贵最秀地”的黄平热烈欢迎您的到来!为方便您来黄平飞云崖体验农耕民族的文化盛宴,让笔者附上行车小贴士为您助上一臂之力!
 



庄严肃穆祭牛神(摄影:杨政欣)
 


  到达线路:

  (1)从贵阳方向来的游客,可沿贵(阳)瓮(安)、余(庆)凯(里)高速公路行驶,从黄平北(或南)站下高速,途经黄平县城,沿凯(里)施(秉)方向二级公路前行,约10分钟可达飞云崖。

  (2)从凯里至重安方向来的游客,可沿凯施二级公路或余凯高速行驶(走高速的需从黄平南站下高速),经黄平县城,约10分钟可达飞云崖。(3)从凯里经旁海方向来的游客,可经谷陇新大道,沿谷陇至黄平方向,到晒金石村右拐,沿凯施二级公路前行,约8分钟可达飞云崖。(4)从施秉、镇远方向来的游客,可沿凯施二级公路,从施秉出发,约40分钟可直达飞云崖。(杨政欣)

责任编辑:田应龙【收藏】
上一篇:黄平县今年将有9所学校完成食堂建设标准化
下一篇:黄平野洞河景区今年闭漂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