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麻江县文物局在该县县城老城区西门,发现一处中共地下党凯里党小组秘密活动遗址。
据悉,此遗址建于清同治年间,迄今约150年,为木质结构建筑,共两层五间房,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保存较为完整,至今尚有人居住。“此老屋为当年中共地下党周振华住宅,现为周家一侄子居住。”麻江文物局局长聂凯华说,经老屋居住者口述,加上史料记载,此老屋就是当年中共地下党凯里党小组活动遗址之一,且是目前麻江境内现存的唯一一处地下党组织活动遗址。
聂凯华说,据《中国共产党贵州省麻江县历史》记载,自1933年11月18日至1948年,以李光庭领导的中共地下党凯里党小组在凯里、麻江展开革命活动长达16年之久。
在1941年至1948年间,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尽管形势险恶,但中共地下党凯里党小组巧妙利用各种条件坚持斗争。李长青、喻雷、周振华(原名周树声)、黄壁等曾多次在麻江县城内观音阁、周振华家中、西门住宅、黄壁住宅、饶家住宅、北门餐馆等处开展秘密活动。“初步推测,在周振华西门住宅活动就有6年之久”。
“这段历史我们这一辈人并不清楚,直至建国后为周振华平反才得知此房屋就是中共地下党凯里党小组秘密活动点之一。”周振华70岁的侄子周家珩老人介绍说,周振华当时是邮电局里的分捡员,专门分捡信件、报刊,因此,周振华在地下党组织里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宣传与联络。
此外,文物工作人员经调查获知,由于麻江县高枧村夏家和麻江县城周家有姻亲关系,1899年夏同龢状元回高枧老家省亲时,到麻江祭拜孔庙的当天曾居住在此房屋。据悉,夏同龢(1874-1925),麻江县人,中国近代法政的开拓者、教育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是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名文状元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状元身份出国留学的留学生。
“这是麻江县不可多得的革命文物。”聂凯华说,中共地下党凯里党小组在麻江县的活动遗址,是中国共产党成长的重要见证,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同时该遗址曾是夏同龢状元下榻之所,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部门正在作进一步的深入调查,争取将遗址申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把它保护起来。(韩玮 吴如雄)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